12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11月汽车工业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在唱衰与坚守的争议声中,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依然不够理想。数据显示,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万辆和9.5万辆,分别同比下降36.9%和43.7%,连续第5个月产销同比下滑。
“新能源汽车进入‘后补贴时代’调整期并仍将持续。”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继续下滑,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很多车企仍无法有效应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带来的成本变化。目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较少,加上二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低价冲击,对新车销售造成了影响。
逆风前行 产销略高于上月
11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情况并未转暖,只是云开一线。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8万辆和7.6万辆,分别环比增长6.69%、15.67%。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7.5万辆和6.3万辆,分别环比增长12.64%和26.23%。而且,在11月汽车产销比例构成中,纯电动汽车产销比例分别为3.4%和3.16%,分别同比增长0.79%和0.59%。
新能源乘用车能够实现环比增长,主要是受市场欢迎的主打车型尤其是纯电动车型在挑大梁。如:根据吉利控股发布的11月销量公告,当月吉利新能源及电气化车型共销售14135辆,环比增长约37%。其中,今年4月上市的紧凑型纯电动汽车几何A,销量为2456辆,取得了上市以来单月销量最高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在争议中前行、主打纯电动汽车的造车新势力11月市场表现不错。小鹏汽车发布的11月销量数据显示,其当月销量为1016辆,环比增长101.2%,其中小鹏G3 520车型的销量占比达到85.8%,成为全系车型中最受欢迎的版本。小鹏G3是目前小鹏汽车惟一在售的车型,而小鹏G3 520于今年7月上市,标准续驶里程为520km,较旧款车型,续驶里程提升明显,这是其市场表现较好的原因之一。
今年以来一直处于舆论风口浪尖上的蔚来汽车,也在11月交出了一份不凡的答卷。自今年8月以来,蔚来汽车已经实现连续4个月交付量环比增长,分别达到1943辆、2019辆、2526辆、2528辆,并且以今年前11个月累计17395辆的交付量,在造车新势力中拔得头筹。特别是10月、11月,从被传库存压力加大到市场上一车难求,蔚来汽车只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其中蔚来ES8成为其反弹最强的车型。“11月,蔚来ES8销量环比增长超过50%。这有赖于我们依靠新开的蔚来空间NIO Space,不断拓展销售网络。”蔚来创始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斌向记者表示,对未来的销量充满信心。
中汽协顾问杜芳慈向《中国汽车报》记者表示,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量在环比上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车企对汽车市场的信心在逐渐恢复。但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之前的促销提前透支了市场消费需求,再加上很多城市的限行限购仍未松绑,这都将给新能源车市持续增长带来压力。因此,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打造更多适销车型,都是新能源乘用车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同比下降 阵痛持续
细看11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数据,可谓是涨跌互见,忧患未减。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在环比有所上升的同时,同比仍然呈下降态势。数据显示,今年11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同比下降37.69%和45.23%。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分别同比下降27.97%和42.14%。而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全部下降,同比下降幅度较大。11月产销分别完成1.3万辆和1.4万辆,产量环比下降17.73%,同比下降64.57%;销量环比下降16.78%,同比下降56.12%。同时,在11月汽车产销比例构成中,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比例分别为0.85%和0.89%,同比分别下降0.1%和0.03%。
产销同比下降,是新能源乘用车企业生存现状的映射。包括头部企业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老牌新能源车企11月产销数据都出现同比下滑。11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同比下降62.7%,北汽蓝谷销量同比下降62.6%。在步履维艰之中,北汽蓝谷1~11月累计销量为11.4万辆,同比下滑11.2%,全年目标22万辆已经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更有甚者,有些新能源车企产销滑坡幅度巨大。在中汽协公布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产销数据中,部分汽车企业11月产销十分低迷,甚至出现了零记录。如:云度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当月产销分别为207辆和200辆,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当月产销分别为24辆和30辆,荣城华泰汽车有限公司、湖南猎豹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江苏陆地方舟新能源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的当月产销均为零。由此,令人感到寒气扑面。
“去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6.9万辆,12月份更是达到22.5万辆,反观今年11月销量仅有9.5万辆。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新能源车企这两年在加速分化。”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如是说。
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甚至认为,部分企业开辟新能源汽车新业务就是为了获得新能源汽车补贴,甚至是“骗补”。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这部分企业无利可图便选择放弃,直接导致新能源产销量的下滑。而另一方面,真正做新能源汽车的车企此前一直处于微利状态,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后甚至会出现亏损,这无疑影响了车企的积极性。
多位行业专家认为,面对今年车市寒冬、补贴退坡、限行限购、外资进入、市场淘汰的种种不利因素,新能源乘用车产业将持续阵痛。“新能源车企要熬过这个阶段,必须加强技术创新,加快转型步伐,积聚更多竞争实力。”杜芳慈表示。
充电市场 正在破局
在“五连降”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一直存在的充电桩配套、性价比低的痛点更为凸显。
12月10日,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充电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49.6万根;通过联盟内成员整车企业采样约100.2万辆车的车桩相随信息,其中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32.4万根。截至11月,累计公共充电桩和私人充电桩保有量为117.4万根,同比增长61.2%。
公共充电桩方面,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49.6万根,其中交流充电桩28.9万根、直流充电桩20.6万根、交直流一体充电桩488根。11月较10月公共类充电桩增加1.7万根。从2018年12月到2019年11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1.7万根,2019年11月同比增长71%。
而与此同时,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今年上半年已经突破340万辆,相比之下,充电桩特别是私人充电桩的短缺矛盾更为突出。事实上,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的前端市场销售。“充电桩等新能源车配套设施不足,是导致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意愿维持较低水平的原因之一。”崔东树认为。
“解铃还需系铃人”。为此,很多新能源车企或自己加强布局,或与其他相关企业联手去破解这些难题。目前,上汽、比亚迪、宝马、奔驰、特斯拉等多家车企在充电桩领域早已开始布局。今年6月,宝马、大众等7家德系汽车巨头与4家中国本土充电运营商合作,共同成立了充电基础设施平台Hubject。
10月,在威马汽车与国家电网达成战略合作,威马汽车“即客行”App接入国网9万根充电桩后,11月19日,广汇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设立国网广汇(上海)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双方将共同拓展充换电服务等新能源汽车后服务市场,打造新能源汽车充电、出行、能源一体化的服务链。
12月11日,小鹏汽车宣布与蔚来汽车电源业务NIO Power签约,双方就充电业务展开互联互通合作,为车主提供便利的出行充电体验。据此,小鹏车主可通过小鹏汽车App扫码使用蔚来超充桩快速充电,蔚来车主也能在全国多个一二线城市使用小鹏超级充电桩为旅途充电。
这些动作,将为新能源汽车用户提供极大便利。而配套产业方面的新进展,无疑将在强化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同时,也能有效刺激前端市场的销售。面对即将来临的明年,业内仍是喜忧参半。“新能源‘五连降’之后,政府、企业都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有新的考虑和定位,也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另外,车企明年还将面临新的积分管理要求。”许海东表示,“新能源市场明年还将处于调整期,但销量会高于今年整体水平。”(赵建国)
中国新车市场28年来“首降”,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空间还有多大?补贴进一步退坡,新能源汽车企业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上涨,消费者还会购买电动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