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网站4日消息,截至3月3日24时,16家重点整车集团主要生产基地开工率已达84.1%,员工复岗率达到66.5%,除重点疫区外,汽车行业企业基本实现复工复产。
据了解,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建立四项机制、紧盯关键环节、优化行业管理,推动汽车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有序复工复产。 迅速开展行动、建立四项机制
一是建立重点企业专人联系机制。梳理全国重点企业名单,安排专人对接联系,了解企业复工复产及供应链情况,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物流运输通行、零部件供应商复工等急切问题。
二是建立地方行业主管部门协调机制。针对汽车企业需协调问题清单,建立了包括25个地区汽车行业主管部门的工作群,及时推动解决企业疫情防控和供应链复工复产遇到的困难。
三是建立复工复产监测机制。组织行业协会采集企业开工率、复岗率数据,线上动态监测生产数据,全面精准掌握企业复工复产情况。
四是建立行业专家咨询研判机制。组织汽车行业机构及专家开展疫情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问题研判和对策研究。针对汽车产业复工复产和促消费稳增长,分类组织多次视频会议。
紧盯关键环节、为企业纾困解难
装备工业一司积极帮助协调重点企业跨省协调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企业物流运输通行和复工复产问题,累计推动25个地区600多家企业实现复工。据介绍,国内某大型汽车企业提出14个省市、400多家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复工协调需求,装备工业一司即依托专人联系和地方协调机制迅速开展工作,截至3月2日,除湖北地区外,其余13个省市企业已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部实现复工。受疫情影响,我国北方某冬季试验场一直处于停业状态,25家汽车企业的多款车型无法进行高寒试验,如时间拖延天气转暖试验将无法开展,企业只能等待明年条件具备时再来试验或者花重金到国外试验,收到企业求援信息后,装备工业一司迅速行动,协调地方政府允许试验场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开工,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创新工作方法、优化行业管理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装备工业一司制定应急预案,灵活开展公告管理等各项行业管理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全程指导、快速审评,加紧审批苏州金龙等企业的负压救护车产品公告。指导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开通网络在线服务窗口,优化审核方式,启用外部专家远程审查系统,及时采取视频会议形式开展评审,确保企业产品准入审查、机动车合格证管理、乘用车企业双积分管理等工作正常进行。 截至3月3日24时,16家重点整车集团主要生产基地开工率已达84.1%,员工复岗率达到66.5%,除重点疫区外,汽车行业企业基本实现复工复产。全国11家负压救护车重点企业已组织生产负压救护车1847辆,运抵湖北690辆,全部投入抗击疫情一线使用。(中新经纬APP)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5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以视频会议方式,联合组织召开《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会,介绍标准制定背景,解读具体技术内容。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畅通全球汽车供应链研讨会,围绕汽车产业发展有关重大问题进行研讨,共同推动疫后全球汽车产业恢复和发展。
据工信部网站消息,2020年4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主持召开推进汽车行业复工复产视频会议,了解汽车产业当前运行情况及复工复产面临的主要问题,研究部署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工作。
4月23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黄利斌23日表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了60.2%和56.4%。工信部鼓励督促各地加快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
昨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0年新能源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标准化与阶段性任务作出了批示。
4月7日,工信部发布消息称,为更好适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需要,工信部组织起草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30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解决汽车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工信部将积极配合相关部委,研究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建议,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给车企在履行公告管理中带来的“堵点”,工信部18日发文,推出四项便企服务举措。
记者18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拟会同相关部门,组织行业力量开展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行动计划编制工作,积极推动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等车辆电动化水平提高。
昨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针对特斯拉Model 3车型部分车辆违规装配HW2.5组件问题约谈了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