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末,亚马逊推出线下实体超市Amazon GO,带火了无人便利店概念。还不到一年时间,国内已经涌现了几家相关概念项目,庄辰超的便利蜂、深蓝科技的Take Go、大润发推出的缤果盒子……在今天的第二届淘宝造物节,阿里巴巴展示了它的无人便利店项目——“淘咖啡”。
从技术上讲,无人便利店基于三个方面:生物特征识别、结算意图识别、交易系统及目标检测和追踪系统。
生物特征识别是在开放空间里对消费者的身份进行识别,将顾客的生物特征与用户ID进行绑定,以实现对顾客身份的确认。
比如Amazon Go,消费者在进入Amazon Go进行购物时首先需要一个亚马逊帐号,并在自己的智能手机上安装亚马逊的应用软件,用户打开手机并进入商店后,在入口处会对顾客进行人脸识别 ,确认用户身份。
阿里的淘咖啡也是,用户只需打开手机淘宝扫描二维码便可进入无人零售店“淘咖啡”内。
结算意图识别是指判断消费者是否有选择这项商品,主要基于机器视觉。比如说当消费者在货架前停留并选择商品时,摄像头会捕捉并记录顾客拿起或放下的商品,同时,置于货架上的摄像头会通过手势识别判断顾客是否将货物置于购物篮还是只是看看然后放回原处。
交易系统比如说结算门,通常由两道门组成,对商品的识别过程就是在这两道门之间完成的,通过结算门用户会被自动扣款。
无人便利店概念在今年比较火爆,上半年,去哪网创始人庄辰超打造了便利蜂,6月初大润发在上海推出无人便利店缤果盒子。
不过,缤果盒子并不是类似Amazon GO的“即拿即走”模式,是基于RFID技术,店内商品包装上皆贴有RFID标签。(注:RFID是无线射频识别,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俗称电子标签)
用户在缤果盒子内选好商品后,需将商品整齐放置于收银台检测区,然后,检测台边上的显示屏会自动显示一个收费二维码,用户可以利用微信或者支付宝扫描二维码即可完成付账,然后离店即可。
缤果盒子的收银台
6月25日,传统零售巨头娃哈哈也加入到无人便利店的风口中,同深兰科技签订“3年10万台,10年百万台”的Take Go无人商店协议。 预计总金额高达近百亿人民币。
目前来讲,无人便利店基本三种技术形态,第一种是高大上的视频识别、生物传感器,第二种是RFID零售应用,最后一种是传统的二维码扫描。
第一种的对标产品有Amazon GO,深蓝科技的Take Go,第二种对应的是缤果盒子,第三种是便利蜂。
之前讨论这个话题时,有同事问,如果用户在便利店里把选购的商品吃掉要怎么办?这个……
不就是个概念吗,这么认真做什么……
(本文综合雪球用户温达斯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