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疫情、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不断加力: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结构性工具加大定向调控力度、综合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货币政策工具释放流动性、引导利率下行。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为灵活适度,但不会“大水漫灌”,加强结构性调控和降成本力度仍将是主要着力点:央行将择机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年度动态考核,也将进一步引导LPR下行。此外,全面降准、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等也储备在央行政策工具箱中,将视情况择机使用。
疫情发生以来,央行推出一系列结构性工具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如,设立3000亿元低成本专项再贷款,向主要全国性银行和湖北等10个重点省(市)部分地方法人银行提供资金,采取名单制,精准支持直接参与抗击疫情的企业。最近,央行在此基础上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同时,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支农、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工具不是名单制,而是普惠性的,重点用于中小银行加大对中小微企业信贷支持。
“央行可以通过利率更加优惠的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向部分金融机构投放流动性,并附加一定的机制设计,引导获得资金的金融机构向特定行业和区域投放信贷。”光大证券研究所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抗疫时期更需货币政策精准滴灌,加强结构性调控效果更佳。
在定向调控的同时,央行也在引导整体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下行。货币政策“降成本”力度不断加大。2月,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中标利率先后均下降10个基点,2月20日1年期和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也分别下降10个和5个基点,带动市场整体利率下行。2月24日至28日当周,Shibor隔夜、7天和14天较此前一周分别下行1个基点、5个基点和3个基点至1.35%、2.19%和2.09%,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货币政策还将如何发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上周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灵活适度,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稳预期、扩总量、分类抓、重展期、创工具、抓落实,为抗击疫情和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货币政策支持,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表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还将适度增强,并还将主要体现为加强结构性调控和降成本力度。
在结构性货币政策方面,根据央行人士最近的多次表态,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将择机进行年度动态调整,更多达标银行有望享受优惠政策支持。王一峰表示,进一步优化“三档两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框架,通过更为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更大幅度的定向降准,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中信固收研报预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预计释放资金规模在3000亿元至5000亿元。
与此同时,其他结构性政策也将继续优化。“增加再贷款再贴现的额度,分类引导各类银行对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刘国强表示。中国银行研究院也发布研究报告称,应更加注重发挥定向工具作用,通过PSL等方式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民营企业中长期融资、助力其复工复产。
而在降成本方面,央行仍将用市场化的手段继续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LPR推开以后,利率下行的趋势比较明显,不仅LPR本身在下行,而且带动了整个金融市场,包括信贷利率都在下行。目前来看,下行还有一定的空间,我们下一阶段要通过改善体制机制,把市场利率还存在的下降空间给挖掘出来。”刘国强说。王一峰预计,MLF利率、LPR报价全年仍存在15-20个基点下调空间,全年料“前快后慢”,1年期LPR下调幅度将高于5年期LPR。
部分业内人士还认为,为了助推银行体系资金成本下行、进而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全面降准也将是可能的选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判断,继年初实施一次0.5个百分点的全面降准后,今年上半年央行还可能再度实施一次全面降准,全年降准次数有望达到3次,降准幅度有可能达到1.5至2.0个百分点。“目前金融机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9.9%,在过去两年系统性金融风险得到缓释和化解的背景下,存在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在当前商业银行存款增速持续低于贷款增速、整体贷存比高企的背景下,择机实施全面降准能有效提升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能力。”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针对存款基准利率,刘国强表示,存款基准利率是我国利率体系的“压舱石”,将长期保留。未来人民银行将按照国务院部署,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等基本面情况,适时适度进行调整。这一表态直接带动近期市场对调整存款基准利率的讨论升温。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的必要性是存在的。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可直接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与此同时,有助于引导储蓄存款进一步流向资本市场,也能起到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但降低存款基准利率也是把“双刃剑”,利率走低可能推动储蓄率下降,加剧存款分流。他表示,对中小银行而言,更重要的是帮助拓宽负债渠道,丰富负债来源,并允许采取更有弹性的存款利率浮动空间。
王青表示,目前影响存款基准利率下调的一个主要考虑是通胀水平,不过降息引发全面通胀的风险较小。“综合考虑宏观经济降成本、控通胀及防风险等因素,我们认为当前存款基准利率仅存在0.25个百分点的小幅下调空间,而且上半年实施下调的可能性很小。这意味着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会储备在央行的政策工具箱里,但短期内不一定动用。”他说。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再提前下达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带动扩大有效投资;部署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要求加大对困难群体相关补助政策力度。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31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再提前下达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带动扩大有效投资;部署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要求加大对困难群体相关补助政策力度。
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下调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20个基点至2.2%,此前为2.4%。这是央行年内第二次下调这一政策利率,且下调幅度较上次加大10个基点。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日前召开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与央行行长视频会议上表示,在当前形势下,G20各国需加强协调,同步采取宏观经济政策组合,有效应对疫情冲击。
业内人士表示,这反映了疫情隔离防控环境下的融资需求特征,并不代表长期趋势。未来一段时间金融数据增速有可能小幅加快。与此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为灵活适度,结合最近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市场环境,货币政策空间进一步打开,定向降准可期。
2020年的第一天,央行发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礼包。记者获悉,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业内人士表示,此次降准符合预期,有利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尤其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中国人民银行23日发布了3份问卷调查报告。其中,2019年第四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报告显示,80.2%的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适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20年货币政策定下基调。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易纲表示,中国经济增速仍处于合理区间,通货膨胀整体上也保持在较温和水平,加之我们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优势,应尽量长时间保持正常的货币政策。
记者12月1日从央行网站获悉,2019年第23期《求是》杂志刊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题为《坚守币值稳定目标实施稳健货币政策》的署名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