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专家解析新型城镇化

2014-01-27 08:42    来源:新华网

  随着雾霾和交通拥堵等问题在中国一些大城市日益凸显,逃离“北上广”等大城市一度成为热议话题。国家发改委城镇化问题专家日前在瑞士达沃斯解读新型城镇化时指出,中国大城市不是太多,而是严重不足,在中国未来城镇化进程中,人们应该更多地去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在达沃斯论坛举行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就容纳人口来讲,大城市在未来城镇化进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承载空间,它吸纳了更多优质资源,有责任去承担更多人口。

  对于大城市不能够再容纳更多人口的观点,李铁说,当大城市容纳了众多优质资源时,骨子里有一种排斥效应,即不希望更多人来分享这种优质资源,这是目前存在的一个比较大的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

  李铁说,中国总人口13.6亿,其中城镇人口已达到7.1亿到7.2亿,这些人口到底去哪里是个关键问题。更多人选择大城市是因为大城市有更多机会和更多福利,或者能提高工资收入,“这是市场的选择,不是政府规定的。”

  李铁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应按照市场规律来决定人口流向,而不是主观地控制人口,要更多考虑应该如何按照市场方式、行政方式以及规划合理调整来引导人口流向。

  对于备受瞩目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李铁认为,这包含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解决好数量型增长和质量型增长之间的关系。“只有解决农民工城镇化,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解决他们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我们的城镇化率才是真实的城镇化率,而不是伪城镇化、半城镇化。”

  第二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他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也出现了雾霾、交通拥堵以及城镇发展用地特别不集约等问题。

  李铁说,2000年中国城镇人口人均用地为130平方米,超过了住建部提出的人均80到120平方米的合理区间。即使在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之下,人均用地面积2012年仍然达到142平方米。

  这种城市粗放型发展、用地不集约的方式一方面导致耕地被大量占用,同时也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大幅增加,使城市资源浪费现象非常突出。李铁说:“新型城镇化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解决人的公共服务问题,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和集约利用资源配置问题。”

  李铁说,由于城市发展模式、规模大小在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特点,因此中国的城镇化没有一个参照模式。政府应该在未来的改革进程中给每个城市提供平等获取资源的机会,“当大家都有平等的发展权的时候,那么人口的流向可能会更合理一些。”(记者饶博 闫磊 刘美辰)

责编:王慧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