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继续14天正回购 “钱紧”已远去
央行昨日的公开市场正回购操作结束后,已完全对冲了300亿元到期释放资金,本周净回笼概率增大。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数量上的短期增减相比,央行上周重启14天期正回购取代28天期正回购,并下调相关操作利率10个基点,已意味着流动性宽松格局的基本确立。
央行公告显示,昨日实施了300亿元14天期正回购,利率维持上周下调后的3.70%水平。由于本周到期资金亦为300亿元,本周四如果继续正回购操作的话,全周净回笼将毫无悬念。
业内交易员表示,正回购连续操作,可能表明央行对短期流动性宽裕态势的认可。此前连续12周的净投放已经被扭转,但资金价格反而有所下行。这位交易员称,受到上周正回购利率下调的刺激,近期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品种成交活跃,收益率有所下行。
数据显示,昨日的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全线下挫,1日Shibor回落3.7个基点至3.1450%,7天Shibor回落10.4个基点至3.7380%,其余各期限资金也有不同程度下跌。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在研报中指出,正回购期限缩短,意味央行回收资金的力度在缩小;而正回购利率的下降,则意味商业银行至少可以以正回购利率将钱“借给”央行,实质上形成了贷款利率的下限。这一下限的下降,旨在引导市场预期及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
“回笼本身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趋紧。但二季度货币执行报告中关于通胀的表述,或意味着管理层对年内物价上行压力仍十分重视。即经济短期企稳后,货币政策仍将维持中性和稳健的风格。”潘向东告诉记者。
国海证券认为,央行正回购操作维持3.70%低位,释放出流动性宽松信号。今年上半年非信贷类的融资成本下降,但由于信贷利率仍居高位,总体社会融资成本降幅有限。央行此举是为了响应国务院会议关于“多举措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部署安排。
多位受访机构人士认为,去年的钱荒、钱紧行情已经远去,在央行两次定向降准、国开行抵押补充贷款(PSL)“准定向降息”的气氛下,债券收益率的缓慢下行趋势,可能不会因为经济回暖而终止。
不过,尽管流动性总体宽裕可以期待,但由于受到三、四季度物价可能重新抬头的干扰,券商研究人士多数认为,未来的全面宽松可能不太容易实现。此外也有市场人士表示,央行报告虽然指出定向投放不是长久之计,但这并不表明短期内就不会再度实施相关定向操作。
“今年的基调,就是局部调整和定向放松。这一过程包含了利率导向与产业政策导向两大块。”申万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对记者说。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