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热议利率市场化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昨天的政协讨论会上,关于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是应该大步走还是稳步行,引发热议。
热议利率市场化
发达国家的银行业存贷利差约为1%,但目前,我国金融机构存贷款利差则为3.06%。引来了很多批评声音,说其盈利机制与烟草、石油等垄断企业依靠行政保护发财并无区别。利率市场化推出,无疑将打破银行靠吃利差生存的状态。
利率市场化的要点是体现金融机构在竞争性市场中的自主定价权,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成为各方人士的共识。尽管必要性毋庸置疑,但在时机的选择上却存在分歧。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表示,利率市场化现在时机成熟。在商业银行盈利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应该尽早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过程,具有一致性,不可能在某几家银行之中试点。在利率市场化的地区试点上,阎庆民认为,此类试点倒有可能进行。资金具有逐利性,哪里利率水平高,资金就往哪里走,即使试点,期限也会缩得很短。
阎庆民坦言,利率市场化是一项制度改革,放开存款利率对银行业影响巨大,商业银行需要改变目前以息差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进行商业银行经营模式的转型。
目前结构转型的经济环境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但在利差保护体制下银行对大客户的存贷利差受益最大,因此利差保护其实削弱了银行投放小企业贷款的激励。
此外,存款利率适度放开类似于存款加息,有利于控制通胀不断走高背景下社会资金的活化,相反,若提高贷款利率下浮弹性则与货币政策取向相背离。
利率市场化的步伐是应该大步走还是稳步行?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银行(10.25,0.03,0.29%)董事长闫冰竹持不同观点。他表示,今年推出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的时机还不成熟,中国目前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正在建设之中,利率市场化将会使很多农村金融机构面临倒闭的危险。
而更多的来自银行业的委员则更加倾向于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中国银行(3.01,0.00,0.00%)业协会发布的2011年《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在“关于推行利率市场化的时间窗口”这一调查时,仅有16.9%的银行家认为是今年或明后年,55.0%的银行家认为是未来3到5年。
董文标:资产证券化盘活银行存量
全国政协委员、民生银行(6.42,0.01,0.16%)董事长董文标称,现在银行业总贷款有50万亿,是个沉重的负担,经济上行的时候看不出来,下行的时候就有问题了。“比如说房地产贷款在正常情况下,占一家银行全部贷款的15%左右,我们的占比较低,占10%。50万亿的贷款15%是多大的一个数字?所以说,威胁非常大。”
目前来看,国内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比较大,而应对系统性风险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就是必须加强资产的流动性管理,资产证券化是一个很好的工具,目前国内有必要继续推出因次贷危机而中断的资产证券化实践。
董文标同时以民生银行为例介绍:我们卖出去1500亿中长期贷款,今年新增规模只需要两三百亿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就把原来的存量盘活了,这是第一点。此外,银行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搞存款,盈利模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银行在资产负债表上也就不会体现出都是吃利差。“所以,如果人民银行,包括监管部门通过这个方式,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些方面加大力度,有可能是使银行转变商业模式、转变盈利模式非常好的一种路子,一个很好的契机。”董文标说。
他认为,目前民间资本在热炒大宗商品,炒大蒜、白菜、黄豆、玉米,这样炒来炒去的话,影响非常大。“像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一块儿还是要加速推进,来把现在银行的存量盘活,另外的话,通过这种方式,还对将来利率市场化影响非常大。”董文标如是说。
500亿资产证券化试点将启动
关于推进银行资产证券化,在监管层亦多次放风。
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表示,在当前信贷增长具有一定刚性的形势下,资产证券化可增强银行贷款的流动性,降低银行加权风险资产规模,进而缓解较为紧迫的资本占用压力。
南都记者了解到,央行即将启动的第三轮资产证券化试点额度约为500亿元,重启试点将有两大方向,一是扩大试点银行范围,二是扩大试点资产的范围,此前试点资产大多为大企业贷款和住房抵押贷款。
据了解,整个资产证券化的流程是将银行的贷款打包并且标准化,然后在银行间市场向相关投资者销售。因此,全套程序涉及银行多个部门、贷款资产由公司部提供,而全套的证券化和销售则由投行部操刀。此外,相关的风险管理还须经过风控部门的审核。
针对大型银行的平台贷款证券化,银监会提出两大条件:一是,应选择质量较好、收益比较稳定的贷款作为基础资产;二是,在证券化时要结构简单、收益明晰、风险有管控,不要将单级证券化产品衍生成复合产品,确保证券化产品的风险在投资者可识别的范围之内。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