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监管风暴波及银行:浦发暂停代持
一场席卷债券市场的监管风暴正如火如荼地上演。短短一个月内接连五起债市老鼠仓被曝,牵出五家知名金融机构。而风波并未就此平息,时代周报记者由可靠渠道了解到,国家有关审计部门在16日和17日已对国开行和工行相关领导进行了约谈。然而截至发稿前,两行相关负责人尚未对此进行回应。
据悉,此次调查由审计署发起,公安部、证监会等部委随后也介入,调查范围囊括了银行、券商、基金,甚至涉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上海证监局已经令辖区内证券公司上报各家券商债券代持的情况。
一资深债券从业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其实无论大行小行,每家银行都在做这个事情。上面的整肃态度非常坚决,但这个东西其实很难监管,出事情的机构比较大的可能性是内部利益分赃不均然后有人举报。”
据悉,目前浦发银行暂停了所有代持业务,另外一些银行则是提高了交易对手的选择标准,对基金、券商等乙类户限制不多,主要限制丙类户,除要求财务指标达标外,一般只选择上市公司及大型央企。
代持本身并不违规
“代持行为在本质上是合理的。”国泰君安一资管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该人士向记者介绍,代持在资管产品的资金错配中扮演重要角色,“比如现在很多银行理财业务的资金池业务注入券商资管产品,三个月一期,滚动发行,代持其实是作为一种短期融资的手段,为实现投资标的的期限错配提供了可能性。除此以外,合理合规的代持还可以用于避税,新基金建仓等,正常来讲,都需要通过交易市进行。”
该资管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银行间交易市场对杠杆的限制上限为40%,交易所则无明确限制,而通过代持手段这类比较灰色的手段则能够将杠杆无限放大,有时候公司的投资决策委员会出于对风控的要求会对杠杆有所限制。
而上海银行一人士亦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代持”实际上并不违规,正规的叫法是“场外协议式回购”,代持一方面能够放大杠杆,一方面也能够帮助机构藏利润。
“纯粹公对公的业务无可厚非。”华泰证券固定收益部一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债券的风险是很小的,只要大方向看对,像去年这种明朗的行情,那几乎是稳赚不赔的。各方面利益诉求不同,银行为机构代持赚一些比较安全收益相对低一些的收入,而其余的一些市场主体,像基金经理什么的可能会追求高风险高收益,愿意选择通过代持手段放大数倍的杠杆。这个市场上各取所需罢了。”
一城商行资金部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银行为掩藏亏损有时候会代持债券。由于债券交易账户的损益要记入当期报表,季末年末等关键时点,一些银行为了掩盖投资亏损或转移利润,就通过代持向其他机构“转移”这部分亏损。
同样的说法在另一资深债券从业人士处得到了印证,“举个简单例子,业内有个大佬,也是齐鲁银行出来的,是谁我就不说了,一说大家都知道,带了很多小联社和五家银行小银行操作头寸,几家银行手上头寸不等,少的两三亿多的有十几个亿,债市好的时候做得风生水起,2011年下半年市场不是特别好,城投债出事那会儿,有几家机构做账的时候大幅亏损,还有几家是盈利的,然后还是通过代持的方式相互倒,把账做平。这个在行业里都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
该人士告诉记者,在这种倒券的模式中,理论上杠杆可以无穷倍数地放大,但一般性放到两三倍,风险就已经很大。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