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频道 > 时政要闻 > 正文

全省法院2016年新收知识产权案件3418件 揭晓十大案例

2017-04-25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4月24日上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2016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情况通报会,并公布了2016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其中,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纠纷仍是知识产权主要纠纷类型。美国“微软”、中国台湾“钱柜”、德国“拜耳”、法国“香奈儿”“LV”等众多知名品牌通过诉讼成功维权。

  案例

  1

  网上销售5606套盗版“微软”,被罚78万元

  网上购买各种电子产品,便宜又方便,是不少年轻人最爱的购物方式。但网上购买的所谓“正品”,真的有保障吗?昨日公布的案例中,一起盗版“微软”的案件引起记者注意。

  何某开了几家网店,销售微软软件,生意还不错,2011年2月23日至2014年6月3日期间,何某通过网店销售Windows、Office系列计算机软件,销售单价六七十元至一千余元不等,销往全国各地。

  然而,她的货却来源不正,根本未经微软公司许可。她从互联网上购进含有Windows、Office计算机软件的光盘及包装材料,包装后再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3年多卖了5606套,直到公安机关在何某租住处查获大量未包装的Win-dows、Office计算机软件光盘、COA标签和包装材料。经鉴定,上述查获的软件光盘和COA标签均系未经微软公司授权生产的盗版产品。

  去年9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认定何某犯侵犯著作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78万元;对其违法所得人民币653458.02元予以追缴后上缴国库;对扣押的侵权软件及相关包装材料予以没收并销毁。

  说法

  近几年,我省法院加大了对电子商务中知识产权侵权问题的打击力度。本案何某的做法侵犯了正版软件的著作权,同时严重破坏我国电子出版物市场的发展,造成软件出版、发行方面国家税收的巨额损失。对何某的判决彰显了我国对知识产权严格保护的原则:既对被告人处以实体刑罚,又从经济上剥夺其再犯罪的能力和条件。

  案例

  2

  假冒“LV”皮带案,卖假货商场承担连带责任

  LV、香奈儿、迪奥……看到这些品牌,爱美的女士基本都有一种走不动的感觉。然而,大牌虽好,“仿版”却是要不得的。

  路易威登马利蒂(以下简称LV公司)是法国一家知名的奢侈品公司,但郑州市一家商贸公司经营的大型服饰、箱包等批发、零售商场中却出现了假LV的身影,店主是马某。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但马某自己或许也没料到,LV“真主”对她上心了。一天,她的店里来了一位特殊的“顾客”,是LV公司委托的代理人,以公证的方式购买了有假冒“LV”商标的一条皮带。

  随后,LV公司以律师函告知郑州这家商贸有限公司,要求该公司彻底查处出售假冒“LV”商标商品的商户。该商贸有限公司接到律师函后在商场内张贴公告,禁止商户售卖LV公司的商品;并向LV公司回函称涉嫌侵权商品全部撤柜,彻查售假行为。然而4个月后,LV公司杀了个“回马枪”,再次在马某经营的商铺购买到假冒“LV”商标的皮带,遂引发诉讼。法院判决,郑州某商贸有限公司和马某共同停止侵权行为,并连带赔偿LV公司4万元。

  说法

  郑州是我国知名的商贸城市,完善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对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举足轻重。郑州这家商贸公司是市场的经营、管理者,虽然并不直接出售侵权产品,但加强对市场内众多小商户的管理、避免侵犯知名商标,仍具有高度的注意义务;法院责令其对小商户的商标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对于规范郑州各类批发、零售市场竞争秩序具有典型借鉴意义。

  案例

  3

  又遇“傍名牌”,两家“金星”啤酒商标权之争

  夏天快到了,又到了一年撸串喝啤酒的最佳季节。然而,我省知名品牌金星啤酒去年却因为商标侵权,跟外省一家啤酒公司闹上法庭。

  金星啤酒公司的一款注册商标被认定为驰名商标。省外某啤酒公司于2014年通过受让获得第381761号商标,两者并不相像。驰名商标“金星”二字很大,很醒目,但第381761号商标却是以一个星星的标志为主体。

  但省外这家啤酒公司在其生产的产品及其外包装的正面、背面、侧面的显著位置均使用较大字号“金星啤酒”字样,河南金星遂提起诉讼。法院认定省外这家啤酒公司未合法使用其注册商标,侵害了金星啤酒公司的商标权,判令这家啤酒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二十万元。

  说法

  河南作为第一农业大省,也是食品加工大省,涉及食品的商标纠纷较多。金星商标经过金星啤酒公司多年培养,在全国享有盛誉;某啤酒公司在2014年才通过受让商标的方式,取得了另外一个“金星牌”商标的使用权,但其不规范使用自己的商标,使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来源容易产生混淆误认,从而达到攀附金星啤酒公司商誉、促进销售的目的。

  数据 2016年,全省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418件

  每到一年的“4·26”,是省高院民三庭庭长司晓森最忙碌的时间点之一。面对纷繁复杂的知识产权类案件,司晓森表示,知识产权并非属于与普通百姓无关的“高大上”领域,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商户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权,今年选定的十大典型案例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保护知识产权的理念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知识以人为本,保护知识产权。”

  2016年,全省法院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3418件,结案3061件,审结率达90%。其中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纠纷仍是知识产权主要纠纷类型,案件数分别为1140件、1008件、234件。我省知识产权一审案件的审理周期平均90余天,二审案件平均50余天,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案件审理期限。

  这些案例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省高院副院长史小红介绍,法院突出知识产权保护重点,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比如,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审结了一大批专利权、技术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涉及农机、新型建材、节能设备、矿山机械等众多行业。充分考虑企业知识产权的研发成本、知识产权的利润贡献率和侵权人的违法收益等因素,提高审判效率,加大赔偿力度,使高新技术企业有集中精力搞研发的信心和底气,促进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的发展。

  此外,河南素有“天下粮仓”“国人厨房”等美誉,食品加工企业名牌众多。去年,“好想你”“杜康”“莲花”“南街村”“三全”“思念”等一批河南省知名品牌得到有效保护,“傍名牌”“搭便车”等不良竞争行为进一步得到遏制。(线索提供:刘铁良赵栋梁)(记者 段伟朵)

  【2016年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

  1.范某非法制造“好想你”注册商标标识罪案

  2.何某销售盗版微软软件侵犯著作权案

  3.“金星”啤酒商标权之争

  4.假冒“LV”皮带案

  5.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诉商丘一电视台侵害广播组织权案

  6.香港正大诉郑州某公司不正当竞争案

  7.郑州某公司首饰包装盒外观设计模仿抄袭案

  8.“张书奶粉”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

  9.“尧山漂流”商标权纠纷案

  10.“舔砖”商标权纠纷案

<上一页 下一页>
文章关键词:lv 知识产权司法保护 不良竞争行为 法院判决 案件审理 责编:段伟朵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404 很抱歉,您查看的页面找不到了!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