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映象网首页
山西男童被挖眼案嫌疑犯得知案件后曾大哭

2013-09-06 07:07:00 来源:新京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9月4日,山西省太原市眼科医院,小斌手握玩具。当日,小斌听到警方破案的消息立即躲在母亲的怀里。图/CFP

    9月4日,山西省太原市眼科医院,小斌手握玩具。当日,小斌听到警方破案的消息立即躲在母亲的怀里。图/CFP

  据新华社电 山西汾西“8·24”伤害儿童案已于3日告破,犯罪嫌疑人为已经跳井自杀的受害男童郭某的伯母张会英。针对公众认为的拿死人顶罪、信息公布缺失的诸多质疑,山西警方4日披露了案件的部分细节。

  公众关注孩子的眼睛究竟是被什么样的工具致残。记者采访了解到,患儿入院就诊时的伤情显示,眼睑系用锐器割伤,伤口整齐,眼睑上是刀伤。但男孩父亲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曾说,孩子告诉他凶手是“用柴枝枝抠眼睛”。作案工具的情况还有待核实。

  对于有报道称“用迷药”的说法,公安部门已对孩子进行了血样采集,检测结果尚未正式公布。但山西省眼科医院一名参与救治的医生说,医院在8月25日5时接诊后发现孩子意识清晰,没有发现迷昏状,因医院没有血样检测设备,当时无法给患儿测血。

  对于男孩伯母的犯罪动机,有报道称“两家因赡养老人产生矛盾”。记者9月4日下午17时许在山西省眼科医院见到了男童父亲郭志平,郭志平表示否认,“我们两家的关系处得挺好”。

  警方表示,由于犯罪嫌疑人张会英自杀身亡,犯罪动机暂时难以确认。案件受到舆论极大关注,公众呼吁用真相来破除各种质疑,建议警方尽快全面破解以服众。

  又讯 据《深圳商报》报道,患儿预计1个月后安装义眼。香港知名眼科医生林顺潮表示,义眼成功安装3个月后,小斌就能考虑利用导盲仪来辅助生活,这个仪器不用手术。使用者可以通过前额的触觉感知电子信号所传达的物体的位置、动作、形状来想象前面的空间里的具体情况,同使用手指触摸点字阅读一样。目前这些导盲仪的价格是一万到两万美元。

  讲述

  伯母事后通话问小斌:吃了吗

  小斌问:知道我的眼睛被人挖了吗;伯母听后大哭

  郭家三兄妹中,张会英的丈夫郭志成排行老大,二姐郭记爱,小斌的父亲郭志平排行老三。

  前日,犯罪嫌疑人张会英的丈夫郭志成表示,他们和郭志平家人经常见面,关系挺亲密的。“清明节、八月十五、过年的时候,小斌一家都回村里,就在我家住,处得挺好。小斌不可能不认识我爱人。孩子7岁了,还能不认识他大大?”

  郭志成家里有三个女孩。对于“张会英会不会嫉妒郭志平家生了个男孩”的疑问,郭志成说,“我们兄弟两个,只有小斌一个男孩,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凭良心说,我们嫉妒的起来吗,小斌出事后,我们掉了多少眼泪。”

  前日,张会英的丈夫郭志成对新京报记者表示,8月29日晚上7时,“我媳妇还接了小斌的电话,我媳妇问小斌,你吃饭了吗?小斌还问我的弟媳,‘妈我咋说’。弟媳说你就说‘我吃了’。”

  “小斌还说了句,大大(伯母),你知道我的眼睛被人挖了吗?当时我媳妇听了特别激动,哇哇地哭,电话就挂了。”郭志成说。

  8月30日早晨6时许,张会英坠井身亡。山西警方9月4日披露案件细节称,小斌“始终咬定疑犯是一名黑色长头发的女性”。而张会英的丈夫郭志成此前曾向记者证实,张会英生前的发型是黑色长发。

  探访

  同事:事发当天没看出异常

  张会英生前曾在距离县城十多公里远的太阳山村一家屠鸡场工作。

  屠鸡场一名车间主任杨华伟告诉记者,张会英在车间主要工作是用刀把开膛过的鸡肛门切除,这是处理白条鸡的最后一道工序。“因为是流水线作业,一天一人大约要处理一万只鸡。她在这里工作了两年半多,每月收入1700元左右。”在杨华伟的印象里,张会英话很少,只顾埋头干活。

  8月24日下午3时,屠鸡场放假,杨华伟看到张会英搭乘同事的摩托车离场,“没看出有啥异常。”

  昨日,记者进入县城的晨熙苑社区,看到了张会英生前租住的房屋。这是一处平房民宅,居住着张会英、房东和房东妹妹三户人家。据房东的妹妹介绍,从去年开始,张会英租了最靠里的一间房屋,面积30平米左右,月租金一百多元。

  记者透过玻璃窗看到,房间里面有一张床、几张桌子椅子和一台电视,床上放着几床杂乱的被子,还有一份医院的CT片子。

  房东的妹妹介绍,“很少见到张会英住在这里,她住在屠鸡场多些,主要是她女儿在这住。”

  (记者 王瑞锋)

分享到:

      查看全部评论(0条)

      发表评论

      映象网>> 最新消息频道>> 正文

      最新消息

      热点关注

      新闻|财经|娱乐|女性

      教育|旅游|图库|社区

      帮助 - 广告 - 友链

      导航 - 收藏 - 顶部

      映象网手机版:hnr.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