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8 06:25:00 来源:映象网-东方今报
网友评论0条 查看全文(共1页)
专家认为,内地高校对学生创造性、自主性的培养不及港校
映象网讯(首席记者 赵媛 记者 高冬丽文 沈翔图)【河南学子在港校会“水土不服”吗?】刘丁宁从港大退学,原因之一是不适应粤语授课。河南学子在那儿会“水土不服”吗?同一个教室里坐的可能是学姐学长,下课后各走各的了;大部分全英文授课,还有讲粤语的;一天除了三四个小时的课,没老师领着学习了……这些困惑,河南学子其实也都遇到了。
“课下老师期望你消耗的时间是上课时间的近两倍。”杨远航表示,除了个别科目布置作业外,老师会额外布置课题。2~8个同学分成一组,在限定时间内共同完成一个通常包括主题甄选、数据收集、问卷调查、图像和视频的采集与编辑等环节的庞杂项目,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都能影响期末成绩。
刘丁宁从香港大学退学,理由之一是遇到用粤语授课的课程时难以适应,要强的她很怕自己听不懂而落下课程。另外,去香港一个多月,水土不服也让她浑身过敏。其实,不只是刘丁宁,每一个从内地去香港上大学的孩子,都可能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困惑。那么,面对内地与香港文化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的迥异,河南学子在那儿遇到的最大困惑是什么?他们体会到的最大差异是什么?
【无助】坐同一教室却不一定是同学
杨远航介绍,港校里没有班级概念,上课的同学也不是固定的,大家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可能是学长学姐,也可能有世界500强企业的老总,大家只是来学同一门课的,下课后就各自散开,去找下节课的教室。
2005年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的王昊也表示,不仅上课同坐一个教室的不一定是同学,就连考试坐在同一考场的也未必是同届学生。
他记得有一次考试,他正做着题,听见“呼啦啦”一片响声,走了一批学生;过一会儿“呼啦啦”又走了一批学生。后来他才知道,因为各科考试所用时间不一样,所以先考完的考生就先走了。
【困惑】语言障碍让很多人萌生悔意
马诗雨中学时英语一直不错,但她选修建筑方面的课,设计教学楼的建筑师带他们在楼里转了转,作业就是用8张A3纸图文并茂地形容自己对建筑的理解。
“这对我的英语真是极大的考验。”马诗雨在QQ上发了个哭的表情,她很后悔高中没多学英语。就连她从小一直学的语文课,到大学居然遭遇到了繁体字的困扰。“连蒙带猜地往下读呢。”
杨远航也表示,刚上大学时,上课很多内容都听不懂,课下也不会用粤语和同学交流,感觉很迷茫,他一度为自己选择来香港上大学后悔。
省实验中学老师李功毅也表示,内地学生在香港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语言沟通不畅,能否坚持下来是对学生最大的考验。
【无奈】自由时间多得让人“不踏实”
在香港的大学,只要上课时间不冲突,学生一个学期上多少门课都没有问题,腾出一整年来实习或者旅游也可以。
“比我想象中还要自由。”杨远航说,他一天也就上三四个小时的课,其余时间都由自己支配。刚开始,他很不适应,有时候甚至无所适从。
对此,马诗雨入学一个多月了,仍不太适应这么宽松自由的环境。“自由得让人有些不踏实。”马诗雨说,在高中时,被老师领着学习习惯了,猛地一下子将时间交给自己,还真的不知所措。直到现在,她仍在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惊讶】学生也装扮得与社会零距离
杨远航说,在他印象中,大学的校园应该是男生趿拉着拖鞋、拎着破包往图书馆神游而去,女生在清晨的湖边默默朗读。然而,香港的大学校园让他开了眼界。
在香港的校园里,随处可以看见西装革履、鞋跟尖尖的白领男女们,他们不是师兄师姐,他们很可能只是大一大二的同学,为了一次“上庄”、或者为了一个“高桌晚宴”,把自己装扮得与社会零距离。
“我最近参加了一次邰丽华带着残疾人艺术团来表演的活动,然后,大家又坐在一起聚餐。”杨远航说,晚宴上,男生很绅士,女生很淑女。这也让他提前接触到了上流社会的社交礼仪。
【疲惫】课下比课上任务还重
与不少内地高校一进大学校门就等着毕业的情况相比,香港的高校很严格。
就在记者QQ采访马诗雨时,她正在做英语作业,第二天必须交,还有两个考试要复习,下周还要期中考试……
“一般课下老师期望你消耗的时间是上课时间的近两倍。”杨远航表示,除了个别科目布置作业外,老师还会额外布置一些课题。课题有需要独立完成的,有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2~8个同学分成一组,大家要在限定时间内共同完成一个通常包括主题甄选、数据收集、问卷调查、图像和视频的采集与编辑、幻灯制作、现场演示、报告整合等环节的庞杂项目。
“平时作业的完成情况都会影响期末成绩。”杨远航说。
声音
两地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内地高校与香港高校的差异。内地的高校依旧如“象牙塔”,而香港的高校则是“半个社会”。内地高校是中学教育的延伸,教育都是灌输性的,而香港高校则是在给学生“补课”,在学生人格养成、学生创造性、自主性培养方面要远远优于内地,而这些又恰恰是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所必需的。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郝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