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1月17日 08:42
来源:东方今报
明后两天,河南卫视每天三集连播
航拍镜头加3D效果,还有文艺范儿的解说词
你熟悉的家乡的土地,和这方厚土上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2012年,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大江南北,观众一改对纪录片枯燥无味的传统看法。
明后两天,河南电视台每天三集连播大型政论片《厚土中原》。这部运用大量航拍镜头、由《舌尖上的中国》主创带出的团队拍摄制作的片子,从土地和资源两方面,倾诉中原人对土地不可割舍的情结,讲述他们在加快信息化进程中如何持续探索走好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东方今报记者 孙川川
【渊源】
中原经济区建设避不开人多地少的难题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发展规划》。
人多地少的河南,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进程中,土地和矿产资源的节约利用,始终是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
在十二五期间,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建设用地总量达400万亩,每年国家下达给河南的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不过30万亩左右,实际建设用地缺口超过60%。“土地从哪里来”,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一个避不开、绕不过、等不起、拖不得的“坎”。
中原人民在这条充满挑战和困难的路上走得怎样?又取得了哪些战略性的成果?省国土资源厅和省广电局、河南电视台共同策划,用一部大型纪录片来展现此间河南人的智慧和担当,《厚土中原》便应运而生。
【内容】
河南人民上演土地资源保卫战
大型政论片《厚土中原》由河南电视台纪录片工作室制作,从策划到成片共花费了两年多。
《厚土中原》成片时长180分钟,分为六集,每集30分钟,将于1月17日和18日播出。
17日15:40河南卫视播出前三集《背负新使命》、《保卫大粮仓》和《担当新跨越》。
18日15:40河南卫视播出后三集《顺势大变革》、《支撑大发展》和《走向生态文明》。
这部片子的制作团队,深入河南18个省辖市30多个县(市),记录一场史诗般的土地和资源保卫战。
■ 对话
“河南人看了绝对会扬眉吐气”
昨日,东方今报记者专访了河南电视台副总编辑鲁沛君。
记者:怎么去展现土地资源方面的战略性成果?
鲁沛君:就是用事实说话,整个片子用了大量翔实的数据和事实,总撰稿是河南国土资源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天义,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
记者:大量的数字会不会让观众感到枯燥?
鲁沛君:片子没有一句假大空的官话套话,具体数字通过镜头和有浓厚艺术气息的解说词,展现得很生动。
记者:在保证片子质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鲁沛君:我们邀请《舌尖上的中国》主创、清华大学教授给纪录片工作室人员进行培训,带着咱的制片人去中央电视台进行学习。通过半年多业务上的培训和学习,具有丰富创作经验的导演编辑,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记者:您已经看过这部片子,有什么感触?
鲁沛君:河南人看了会扬眉吐气的。不看不知道,一看,好家伙,河南做得也这么漂亮。
看点1
航拍镜头与影视3D技术结合
总导演总摄像丁颖安介绍,《厚土中原》大量运用国际上纪录片最流行最时尚的表现手法“奇观化的镜头”,让观众通过荧屏能看到平时肉眼看不到的场景。宏观上用了大量的航拍,微观上用了许多影视3D技术。“整部片子航拍镜头比重达到20%,让观众切身感受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磅礴气势、河南人建设家乡意愿的势不可当。”丁颖安说。
看点2
河南电视台第一部高清纪录片
在镜头的组接上,《厚土中原》也采用了目前引领影视时尚潮流的“镜头碎片化”,单位时间内的镜头密度远远超出同题材的纪录片,达到传递信息的最大化和片子节奏的紧凑感。“拍摄手法和制作手法的创新,再加上这是河南电视台第一部高清纪录片,对于观众来说,是一场往往只有影视大片才能呈现的视觉盛宴。”
看点3
解说词充满了文艺范儿
《厚土中原》解说词是另一大看点,充满了文艺范儿,就像片子尾声说的那样:“倾听这片大地,它沉默不语;感受这片厚土,它催人进取。我们登高望远,这片大地已万物葱茏,属于中原人的黎明已经破晓,属于中原人的辉煌将再次呈现!”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