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把小区管理“搬”进微信群 2016-12-24 24:42:56 彭向华 大河网-大河报 微信;小区物业;业主代表;业主委员会;小区停车 “劝导员”上岗,一周劝离700辆外来车,对于执意入园停车的“刺儿头”,勇于“拔刺儿”。据该小区物业公司项目经理李延涛介绍,业主建微信群实质上分担了他们要做的工作,对于业主的“挑刺儿”,会认真对待,尽力落实到位。

  由业主及小区物业公司设立的赈灾物品捐赠点

  □记者郭致远文图

  核心提示丨位于郑州市棉纺东路的鑫苑国际城市花园小区,2006年建成,有5257户居民,常住人口近2万人,设计1452个停车位,业主车辆近2900辆。近年,其紧临郑大一附院,吸引了不少“车托”引导车辆来此泊车。因为停车问题,业主与物业关系紧张,频发口角。

  从今年3月份,有业主牵头建立近500人的微信群,邀请大家阻挡外来车,并监督物业日常管理。几个月过去,小区停车状况大为改善,鲜有外来车辆进入。安阳洪灾发生,有业主在微信群行动起来,倡议捐款捐物。

  生活在都市,邻里间如何顺畅沟通?业主建微信群“自治”,其他小区能否复制?大河报记者进行实地探访。

  尝试丨建微信群“自治”阻挡外来车辆泊车

  今年3月份,为了抵制外来车辆进入小区泊车,鑫苑国际城市花园小区的业主们建立了个微信群,尝试着“自治”,大伙参与激情高,引起不小轰动。

  鑫苑国际城市花园小区建于2006年,共有5257户业主,常住人口近2万人。小区共有1452个车位,而业主登记车辆接近2900辆,供需矛盾尤为突出。以前每天下午5点钟左右,小区车位就没了,许多业主尚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就被告知院内车位告急。

  一天从早到晚,为何在工作日期间,小区的车位还是满当当的?这么多车辆,它们都是业主的吗?

  今年3月初,小区物业公司启动车辆智能识别系统,将业主的车辆牌照存档,以便刷牌进出。新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原来,“盘踞”在郑大一附院周边的车托们,以“走亲戚”、“接人”等为借口,把外来车辆引导进小区停泊。“在一附院旁边难找车位,停泊一辆车20块钱。车托们带着司机,把车子引导进入小区,一天一夜收4块钱。这笔账划算,他们自然争着想进来,赚取差价。”该小区物业公司相关人士称,这样一来,也就导致小区从早到晚车辆处于饱和状态。

  “外来车辆进小区,每辆车收取4元的停车费,物业公司有利润可图,自然没有阻挡它们的动力。”业主刘先生说,目前,该小区尚未成立业主委员会,由业主自发建立的微信群“自治”,承担了业主委员会的某些工作。

  成效丨日常鲜见外来车辆驶入小区停泊

  3月21日,该小区规范停车业主劝导员“上岗”,与物业公司保安一起值守东门,劝离外来车辆。与此同时,业主代表也加入进来,对大家上报的私家车信息,核实比对,登记在册。

  “劝导员”上岗,一周劝离700辆外来车,对于执意入园停车的“刺儿头”,勇于“拔刺儿”。

  经过一番硬手腕劝导,外来车辆明显减少,业主们的车辆终于可以顺畅回家。然而,随着小区空出的停车位增多,抢占车位不文明现象,亦被提到了治理日程。

  “对每个车位,物业公司重新划定了标线,引导业主规范停车。”业主夏女士说,对于个别老年人仍然替子女抢占车位,微信群里的业主们只要发现,就拿起手机第一时间拍照,将其画面通过微信群曝光,敦促物业公司劝离。

  采访中,多位业主表示,停车位如此紧张,遵循公平、公开原则,实际上保护了每个人的权益。

  互动 |微信群里,业主自发捐款捐物支援灾区

  业主们建立的微信群除了能进行“自治”,还成为了大家联络沟通、发起公益活动的渠道。

  7月27日傍晚,市民刘女士下班回家,带上几件“退役”衣服,匆匆来到小区38号楼旁的小广场。在这儿,有由其他业主及小区物业公司设立的赈灾物品捐赠点。和刘女士一样,有业主将购买的矿泉水、柿子醋、面粉、花生油等,已经摆放到小广场中央。

  这次赈灾捐款,由业主“老船长”、“养鱼人”等人发起,这些称呼是他们的微信名称。据了解,安阳特大洪灾发生后,几位业主商议决定,要为那儿的人民做点什么。随即,他们与安阳县民政局取得联系,准备发动广大业主捐款捐物,对口支援受灾较严重的磊口乡。

  7月30日一大早,业主代表驱车运载着这些物资抵达安阳,“来往油费、过路费,全由组织车辆的业主承担。”一位知情者说。

  探讨 |建立新型社区需要群体的智慧

  “业主‘自治’管理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区停车难,让人欣喜。”业主曹女士说,驾车外出回家途中,在微信群里吆喝几声,询问邻居们哪儿还有停车位,立即会得到回应。

  不仅如此,随着大家在群里的沟通多了,晒美食、自然风光、育儿知识以及探讨物业需要改进地方等,也成了彼此交流的主要话题。

  据该小区物业公司项目经理李延涛介绍,业主建微信群实质上分担了他们要做的工作,对于业主的“挑刺儿”,会认真对待,尽力落实到位。

  而据郑州市物业管理协会相关人士介绍,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是第一次听说业主建微信群协助物业“自治”管理,形式比较新颖,成效明显,值得深入调查,挖掘其背后的经验,供其他小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