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此次改造与之前改造工作相比,改造内容、组织实施形式、资金筹措方式、改造要求均有不同,推进过程中如何解决发动群众参与、建立共担改造资金机制等问题,值得关注——
4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透露,今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下一步,将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区,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环境,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
与此前改造有何不同
事实上,一些地方很早之前便已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造项目主要集中于防水加固、墙面保暖涂新等方面,此次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将有什么新特点?
“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其实是个升级版,跟以前工作有相同的地方,但是更加综合和全面。”黄艳说。
据了解,此次改造与此前改造工作的区别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改造内容不同。过去改造更多是单项改造,比如房屋节能、水电气路等。现在更多的是综合改造,基础类包括水暖气路等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完善类包括小区的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提升,有条件的加装电梯等;提升类包括社区公共服务产品的供给,比如养老、托育、卫生防疫、助餐等。
二是组织实施形式不同。过去,基本上是政府的单方面工作,此次改造从方式上要求多方参与。黄艳说:“我们希望居民达成一致后,向政府申请纳入改造,并主动参与改造全程,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
三是资金筹措方式不同。过去,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地方财政、水电气等专营单位出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较少,居民个人出资也很少。“现在的改造资金将更多元,一方面,从去年开始,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已安排了中央补助资金;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帮助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并以服务设施长期运营收入作为盈利点。”黄艳表示。
四是改造的要求不同。过去,改造完成但长效管理机制没能建立。这次的老旧小区改造的前提条件是,在项目纳入改造计划之时要把长效管理机制建立起来,包括物业管理模式、小区管理规约、居民议事规则等,保障改造成果。
如何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与传统工程建设不同,老旧小区改造需要自下而上展开,涉及被改造小区的每一个居民、每一个家庭,是一项特别复杂的工程,推进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
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发动群众参与改造。黄艳表示,从试点情况看,通过街道、社区等基层党委政府的发动,与居民达成共识,会消耗时间和精力,但只要建设出来,样板效应明显,后面基本上是附近居民主动找政府提改造诉求。
其次是资金问题。老旧小区改造仅靠政府出钱不可持续,需要建立政府与居民、社会力量合理共担改造资金的机制。黄艳说,从试点经验看,政府资金重点支持基本类改造需求,对于加装电梯、停车设施、改造后建立物业服务等内容,居民可以适当出资。对于养老、托幼、助餐、快递物流、便民店等社区公共服务产品,需要探索如何吸引社会资源参与进来。
不同部门与单位的统筹协调也是一大难题。小区改造内容繁杂,涉及非常多的行业主管部门,比如管线单位、产权单位,统筹协调的任务非常重。黄艳表示,这方面各地也形成了一些机制,比如有的地方是政府一把手抓项目,建立了政府统筹、条块协作,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这对于加强工作协同、推动形成工作合力发挥了大作用。
老旧小区改造要因地制宜
相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三四线城市土地资源更多,考虑到“旧改”工程的复杂性,很多地方政府更愿意建新城,对“旧改”的积极性不高。如何推出差异化政策加以引导?
“老旧小区改造是自下而上的工作,首先要小区居民自己决定改不改。”黄艳说,一方面,对于三四线城市而言,人口规模变化不大;另一方面,新城新区的配套成熟需要一个过程。居民自己会衡量,是改造老房子好,还是搬到新城更方便。
从调研情况看,湖北宜昌、广西柳州、河北秦皇岛等三四线城市,老旧小区改造效果好。现有的房屋质量、居住环境、服务水平都改善后,还可以居住在城市中心区,居民满意度普遍较高。甚至还出现了部分回流的情况,一些居民在新区购房后,又搬回改造完成的旧小区居住。“所以,老旧小区改造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改造方案。”黄艳表示。
此外,改造内容也要因地制宜。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城市不同小区,区位条件不一样,居住人口结构不一样,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老百姓的改造需求不尽相同。比如京津冀地区,因为推动绿色出行,大力提倡电动汽车,很多小区对于加装充电桩的需求特别强烈。而老年人居住较多的小区,更需要步道、口袋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以及养老、助餐服务等。年轻人多的小区,对于停车设施、托幼服务的需求比较高。
对此,黄艳透露,涉及基本的水电气路、房屋安全的改造内容,会统一实施。对于提升类、完善类的改造内容会提供“菜单”,由老百姓选择。(记者 王轶辰)
4月28日,疫情以来郑州首台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交付使用。该电梯长连廊封闭式半层入户设计不仅有效解决了消防通道的问题,还能刷脸乘梯,让老人们体验到“上上下下”的便利。
不同城市不同小区,区位条件不一样,居住人口结构不一样,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样,老百姓的改造需求不尽相同。对于多样化的需求,可以实行“菜单式”改造。对于空间资源有限,无法全部满足改造需求的小区,还可以在实施中统筹考虑,联动改造。
由于居民群体结构比较复杂,如何对小区进行有效治理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入住后很长时间内,小区内部大小矛盾不断,最严重的时候,业主委员会曾集体辞职,物业管理人员全部罢工。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今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比2019年增加一倍。北京、河北、河南、辽宁、吉林、上海等22个省份陆续公布了2020年老旧小区改造目标。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牵涉面广,直接关系到改造的每个家庭,是一项综合、细致、复杂的系统工程。自2019年起,国家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安排中央补助资金支持。据统计,2019年,各地共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9万个,涉及居民352万户。
在16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透露,我国老旧小区改造将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区。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的改造计划较2019年翻番,达到700万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16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2020年各地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涉及居民近700万户。下一步老旧小区将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区,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环境,提升社区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
4月15日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近日,省财政下达省级补助资金3亿元,支持市县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主要用于小区内水电路气等配套基础设施和养老抚幼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改造、小区内公共区域修缮和建筑节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加装电梯支出。该项资金根据市县年度计划改造老旧小区户数、改造面积、概算投资额等因素,并结合财政困难程度分配至市县。
今年城镇老旧小区改多少、改什么、钱从哪来?这一系列广受各地老百姓关注的事情,在李克强总理4月14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得到进一步明确。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推动惠民生扩内需。网民指出,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可以满足新一轮投资“补短板”、扩展内需消费,惠及民生等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