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郑州限购再次升级。日前,郑州市发布《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工作的通知》,规定非郑州户籍家庭购买住房时,需提供在本市连续缴纳2年以上(含2年)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
畸高房价对年轻人的“挤出效应”,显然不利于郑州持续迸发出勃勃生机。
郑州限购再次升级。日前,郑州市发布《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调控工作的通知》,规定非郑州户籍家庭购买住房时,需提供在本市连续缴纳2年以上(含2年)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郑州180平方米(含)以上住房(包括新建商品住房和存量住房)也被纳入限购范围。此外,还有严格执行住房公积金贷款相关政策、税务部门加强稽查、房地产主管部门约谈脱离实际提高销售申报价格的房企等等。
面对郑州这一轮楼市价格的非理性飙涨,以及由此引发的刚需购房者恐慌性购房,尤其是炒房投机者的哄抬房价和“搅局”,郑州市果断出手调控,举措接二连三——先是9月14日开始第一波调控,出台“限地价竞房价”、熔断机制等政策,继而在国庆假期将调控升级,市内五区、航空港区、郑东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施行限购180平方米以下商品住宅;郑州户籍允许购买2套,外地户籍允许购买1套;限贷政策要求首套首付提高至30%,二套首付提高至40%。如今,调控再次升级,增加了180平方米以上房源的限购,外来人口购买增加2年社保或纳税证明。政策“组合拳”频频出击,无疑有助于房地产市场告别“高烧”症状。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是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鲜明定位。会议还提出,要综合运用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手段,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既抑制房地产泡沫,又防止出现大起大落。此前媒体曾多次报道,本轮楼市暴涨中,活跃着很多外地人、投资客的身影,甚至有人一买好几套、几十套。有媒体报道,根据克而瑞《1~7月郑州消费者购房报告》,其间,郑州外籍购房者比例高达82%,到今年8月底,这一比例甚至上涨至85%,而郑州户籍购房者仅占18%。很多在郑州打拼多年的家庭,面对节节升高的价格只能望房兴叹。
作为中原城市群的龙头,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作为全国人口净流入城市之一,郑州正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我们对这个城市的未来怎么乐观估计都不为过。但是,郑州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留得住企业、留得住人才。相信这两年很多人都有这个体会,街上的商铺频繁地改换门庭,换了老板之后又开始重新装修。笔者听很多开店的人吐槽过自己的尴尬——赚的钱大多都用来交房租了。这基本可以让人拼凑出一种感觉——畸高的房价推高房租,畸高的房租推高商务成本和经营成本,继而严重遏制这个城市的商业活力和经济活力。
最关键的还是人,尤其是年轻人。今年5月份,腾讯QQ大数据发布“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郑州年轻指数高达80,超过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这个城市的希望、活力和未来,从某种程度上说,就在于这些蜂拥而至的年轻人。但是,被炒高的房价、节节攀升的房租,会让很多年轻人感觉不到这个城市在“接纳”自己,反而产生一种被排斥感,一种奋斗多年依然无法“落脚”的无根感。畸高房价对年轻人的“挤出效应”,显然不利于郑州持续迸发出勃勃生机。
对于这次限购升级,郑州市政府一位负责人对媒体介绍说,这样做是为了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行为,稳定住房价格,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限购升级,稳定楼市,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群众的期盼,郑州以限购让楼市“退烧”的举措值得肯定,但是,光“限”还不够,这只是做了“减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具体而明确,“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的同时,微观信贷政策也要“支持合理自住购房”,还要“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房价上涨压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土地供应,提高住宅用地比例”,还有“加快住房租赁市场立法”、“加强住房市场监管和整顿”等。显然,在做“减法”的同时,另一方面还要做“加法”,加快房地产市场供给侧改革,让大家有房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