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漯河讯(记者 杨增强 实习生 陈蒙乐)“人贫志不贫、身残志不残”,“靠双手致富、凭劳动吃饭”,“指亲戚靠邻居,不如自己争囊气,”、“苦熬难出头,苦干有奔头,工厂建在家门口、赚钱顾家两不愁,脱掉农装穿工装、出了田地进工厂,挣钱不出村、干活不出门,能顾家、能看娃”……近日,漯河市舞阳县九街镇党委书记许忠克在该镇“带贫致富典型”及“见义勇为典型”表彰上的“妙语连珠”,引发了网友热议和点赞,被辖区的百姓称为“网红书记”。
许忠克的话能够引发热议,不仅仅是因为他说的接地气,更是因为他的话是对九街镇工作的希望和总结,九街镇党建引领的 “双千工程”让老百姓长了脸面,鼓了口袋。
“工厂建在家门口,赚钱顾家两不愁。”12月12日一大早,舞阳县九街镇顿庄村贫困户李兰卿早早地就出门去街上的乐航箱包厂上班了。对于68岁的她而言,包装、剪线头、串拉链,这注定又是忙碌的一天,可是一想到月底八九百块的工资,这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
在九街镇,像李兰卿这样在家门口务工的贫困群众还有很多,工厂建在家门口,赚钱看娃两不愁,正是得益于九街镇“双千工程”的提出。
脱贫单靠政府不行,仅靠帮扶单位帮扶也不行,必须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增收致富才是长远和根本。2019年,为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进一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保证贫困群众脱贫摘帽后持续稳定增收,九街镇结合实际,经班子会研究决定,提出了以“村村设点、户户加工、千人就业、千万增收”为主要目标的“双千工程”。
九街镇“双千工程”作为各行政村党支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载体,就是充分发挥各行政村党支部的党建引领作用,鼓励招引在外务工创业有成人员和知名人士回乡回村投资创业,在村内创建村加工企业或加工点,要求各行政村至少招引创建一个村加工企业或加工点。村加工点的设立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务工增收的平台,在保障增收的同时也保证了收入的稳定增幅,从根本上改变了贫困户的收入结构,真正实现了扶贫与扶智的相结合。
截止目前,九街镇33个行政村中已有25个行政村成功招引创建箱包、假发、服装和鞋面等各类加工厂、加工点共35个,带动村内贫困人口、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务工,现已吸纳务工群众1100余人,其中贫困人员达100余人。就业人员中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太太,下至二三十岁的留守妇女,可谓是老少皆宜,帮助他们真正实现了挣钱不出村、干活不出门。出了地头进工厂,脱下农装穿工装,收入增加了,钱袋子鼓了,底气也足了,脸面也有光彩了。
九街镇党委、政府为督促各行政村加速推进“双千工程”,在11月7日组织召开的“不忘初心 主题教育”主题教育典型表彰大会上对在实施“双千工程”中表现突出的九街村、后魏村等20个行政村进行了表彰奖励;并在11月25日召开的“自强不息、带贫致富‘双先’表彰大会上对李兰卿为代表的37名自强不息典型和以蔡朝阳为代表的21名带贫致富典型进行了表彰。
“下一步,我们九街镇将持续发力,对尚没有加工点的行政村督促其引进创办,对有能力的贫困户督促其进厂务工,争取实现各行政村“双千工程”空白村的“清零”目标,并要求村内留守的能干活的贫困群众每月在加工点实至少务工10天,引导贫困户主动就业,自主脱贫,确保贫困户实现真脱贫、脱真贫。”许忠克告诉记者。
(映象网漯河新闻热线:177 4644 2522,投稿邮箱:luohe@hnr.cn。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