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表示,短期内,应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核心,适度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应对市场失灵。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考核,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长远来看,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应从体制机制着手,加强资金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统筹配合,系统性地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近日,由北京市顺义区政府、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联合主办的“2018中国民营企业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围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与会人士共同探讨了破解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瓶颈、切实助力民营经济等话题。
民企融资压力快速上升
今年以来,民营企业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融资遇到了一定困难。因此,如何解决民企发展困境是与会人士探讨的重要议题之一。
中国证券协会执行副会长安青松认为,上市公司2018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民营上市公司面临几方面困难。
一是民营企业融资压力快速上升。上半年,非金融上市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为7.3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27%。由于还本付息支出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仅为5933.6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42.78%。其中,民营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筹资现金流净额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50.81%。而且,民营非金融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成本升至4.03%,同比提高0.19个百分点。从贷款期限结构看,上半年民营非金融上市公司短期贷款占长短期借款的比重为59.29%,较去年同期上升0.73个百分点。
二是民营企业债务风险上升。截至6月底,非金融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0.64%,较去年同期上升0.38个百分点。其中,民营非金融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4.57%,同比上升1.5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的偿债能力较低,且出现了下滑迹象,2018年上半年民营企业非金融上市公司现金到期债务比为16.28%,较去年同期下降1.24个百分点,且明显低于国有企业37.94%的水平。
三是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净利润比重下滑。上半年,非金融上市公司实际税费负担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8.55%,较2017年同期微降0.05个百分点,减税降费效果微弱。特别是2018年上半年,民营非金融上市公司缴纳税费发生的现金流净支出同比升高17.05%,高于国有上市公司12.62%的增幅,民营企业感受到的税费负担更重。
四是民营企业股票质押风险集中爆发。截至2018年8月末,两市3557家上市公司中,有3520家上市公司存在股票质押,平均质押比例为16.14%。其中,第一大股东质押比例超过90%的高质押公司有461家,主要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
民企困难是阶段性现象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纪志宏表示,当前民营企业经营困难是经济和金融转型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是阶段性、周期性和体制性因素叠加的结果。民营企业多数属于非垄断行业、处于产业链下端,受经济下行和市场波动影响更大。
此外,有几方面因素值得关注。一是民营企业对非标融资和非银融资的依赖度相对较高,在融资环境发生变化时受影响较大。二是民营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有待完善。在市场信用风险偏好降低的情况下,金融机构向有抵押品和政府信用性质的企业提供融资倾向性更加明显,对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更趋谨慎,存在一定程度的“市场失灵”。三是民企融资难与政府信用软约束主体有关。部分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程度的软约束特征,软约束主体加上政府信用,导致对金融资源的大量占用。在金融供给有限的情况下,对民企融资存在挤出效应,加剧了民企融资难、融资贵。
多方合力缓解民企融资难
要落实好中央各项举措,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必须发挥多方合力。
纪志宏认为,应推动金融市场转型,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能力。首先,在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阶段,企业信用风险凸显,需建立有效的信用风险评估和约束机制,对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给予合理定价。其次,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更需要长期的、有风险承担能力的资金扶持,但需解决好长期资金定价和投资者保护问题,特别是要建立市场化的风险收益匹配机制,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预期,促进长期投资。再次,应加强金融监管对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适应性。
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表示,根据民营和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个性化和多样性等特点,中国银行正通过提供股票发行承销、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以及债券发行与承销服务,帮助民营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2016年以来,中银证券通过债券融资协助民营企业募集资金454亿元,股权融资218亿元;中银投对13家民营企业股权投资48亿元。近期,中国银行率先推出两只“信用风险缓释凭证”,这是国有大行落地的首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
支持民企不止于金融机构,长远看还要综合施策、多措并举。纪志宏表示,短期内,应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为核心,适度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应对市场失灵。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和考核,加大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度。长远来看,以市场化改革为核心,应从体制机制着手,加强资金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的统筹配合,系统性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具体来看,一是围绕“竞争中性”原则,建立完善基于主体信用的风险定价机制。加强商业信用培育和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信用建立在真实财务绩效的基础上给予平等评价,政府信用可以发挥一定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二是加强金融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培育。推进长期资本形成和价格发现。继续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三是完善金融市场监管规制。放松行政管制,因势利导加强监管创新。
“未来,证券业更好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三方面工作。”安青松表示,首先要积极化解民营企业股票质押风险。截至11月30日,已有31家证券公司完成“证券行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系列资管计划”协议签署,承诺出资规模累计达468亿元。其次要积极化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鼓励证券公司通过增信机制,支持暂时遇到困难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发挥债券市场公开、透明、引导性强的优势,提振市场信心。最后是证券业要尽快加强投资银行能力建设,更好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琳)
据海关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在国际市场上赢得竞争力的同时也拉动了我国外贸出口增长。今年前11个月,深圳盯准了“宅经济”市场,出口包括电扇、空调、冰箱、洗衣机、吸尘器、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产品380多亿元,同比增幅超过10%。
发布会透露,安徽省近年来着力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以支持“三首”产品推广等方式,主动为民营企业创新产品进入市场“开路”。截至2019年底,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中93.7%是民营企业,发明专利授权量的60.5%由民营企业创造。
12日下午,正在江苏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生平展陈,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救国、发展教育、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情况。习近平指出,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的事迹很有教育意义,要把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受到教育,坚定“四个自信”。(
记者日前从中国银保监会获悉,9月末,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增加5.4万亿元,同比多增1.6万亿元。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型银行下沉服务,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推动中小银行、理财、信托、保险等重点领域改革实现突破。
在10月26日发布的2020河南民营企业百强榜中,年营业收入总额首次出现三家500亿级民营企业,位列榜单前三名,分别是:洛阳栾川钼业、河南双汇和郑州中瑞实业。河南台记者王霆杰报道: 在河南省民营经济“两个健康”高峰论坛暨2020河南民营企业100强发布会上,洛阳栾川钼业、河南双汇、郑州中瑞实业等100家民营企业上榜。
(记者邱超奕)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近日正式印发《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在今天(10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政策吹风会上表示,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信心是关键、公平是基础、创新是核心。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 赵辰昕:《实施意见》就是要通过实施这些务实的举措,既为民营企业当前发展解决难题,更为民营企业长远发展蓄积动力。
国务院新闻办今天(10月26日)举行政策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对近日出台的《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进行了介绍。《意见》还从引导民营企业扩大转型升级投资、巩固提升产业链水平、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
面向民营企业内部的职称评审委员会,要依据企业发展需求,参照省市两级民营企业职称评审标准制定适用本企业的人才评审标准。《通知》要求,民营企业职称评审可采取评审、答辩、考核认定、考评结合等形式,提高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海关总署13日发布,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外贸逐季回稳向好,进出口总值首次实现年内正增长。从地域来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欧盟、美国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7.7%、2.9%、2%,而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进出口6.75万亿元,同比增长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