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月28日电(记者周润健)“二十三,糖瓜粘”。农历腊月二十三,我国北方称为“小年”,而南方地区则错后一天,在腊月二十四迎来“小年”。民俗专家表示,这源于我国古代“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但不论哪天过“小年”,所有中国人都正式准备过年了。
天津市民俗专家、专栏作家由国庆解释说,在中国古代,过小年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而水上人家则在腊月二十五迎来小年。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北方地区逐渐以腊月二十三为小年,南方地区则把腊月二十四定为小年。
腊月二十三也好,腊月二十四也罢,如果说腊八是大年的开场锣鼓,那么小年就是大年的序幕,从小年开始,就进入了过大年的倒计时。
“年到年到,糕糖祭灶”“二十三,糖瓜粘”“腊月二十四,灶王爷上天”等民谣里都说到了“糖瓜祭灶”,祭灶是传统小年的重要节俗,因此,“小年”也被称为祭灶节,每到这一天,人们都要停下手里的各种活计,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说,灶神俗称灶王爷、灶公、司命,是中国民间在年节中特别崇拜的神灵。民间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子时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和恶行,用以督促这家人的日常行为自律。因此祭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摆放供品,其中最突出的是“糖瓜”,这类食品又甜又粘,意在让灶王爷多说“甜言蜜语”。
“人们为了祈福求顺,常常会在灶王像两边贴有‘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之类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由国庆补充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如今祭灶仪式日趋消亡,但“糖瓜”作为过年的第一信号,以及它所传达出的求吉纳祥的美好寓意依然保留下来。
送走灶王爷后,人们开始扫尘,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各种清扫、洗涮,意在除旧布新,驱晦纳吉,干干净净迎新年。
罗澍伟介绍说,早年的住房一般没有玻璃,主要靠窗户纸采光挡风。扫房时要糊新纸,粘贴各种有吉祥寓意的吊钱、剪纸,门上贴驮元宝的肥猪,墙壁上贴上年画。如今,很多人将家里的玻璃擦拭一新后,也会贴上一些吊钱、福字、剪纸等。
“尽管在‘小年’时间上我国南北方存在差异,但一些习俗活动和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是一致的。”罗澍伟说。
受冻害和冰雹等自然因素影响,今年我国苹果大范围减产,苹果产业大县陕西洛川更是遭遇了一个严峻的产业“小年”。能够实现逆势增收,除了40多年苹果防灾管护的丰富经验外,持续不断的产业创新才是洛川果业穿越农业“大小年”的制胜“法宝”。
填报志愿时,父母不要只考虑“名校”,要走出非“名校”不报的误区。被退档的理由大致有:高考分数在所有被投档到该学校考生中偏低;填报专业志愿太高,且不服从专业调剂。
武警江西总队政治工作部主任 张力强:希望我们新入党的同志始终保持以战斗的姿态、战斗的标准、战斗的纪律,始终战斗在一线。今年,刘小年吃住在圩堤上,每天在长达5公里的芮家圩撇洪沟来回巡查8趟,步行近40公里。
除了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年轻力量,后方也有一群年轻人宅家抗疫的同时,也积极奉献才华,努力传递着爱和正能量。防疫一线也好,防疫后方也罢,这群可敬的年轻人,正在用行动、善良、担当、奉献诠释当代青年该有的样子。
46岁,湖北省南漳县东巩镇莲花村村民,13岁随父学习高跷,现在每逢年节,便带领高跷队走街表演……刘军自称平生最得意事有三,第一个就是踩高跷。如今,刘军踩高跷只为兴趣,表演所得只是其家庭收入的一小部分。
有这样一群人,“逆”着回家的路,却步履匆匆。此时此刻,他们是全国无数坚守一线的“第一书记”代表是一场热闹的乡村春晚。是一场窝在手机里的母女烟花秀是一本红彤彤快要记满的扶贫手册。
新年伊始,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简化企业开办涉税事项办理程序压缩办理时间的通知》提出,2020年6月底前,企业开办涉税事项办理全部实现一套资料、一窗受理、一次提交、一次办结。戳视频,3分钟让你看明白↓
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1月17日,在新乡东开往杭州东的G3105次列车中途停靠的临泉站,姜圆月搀扶旅客下车。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1月17日,新乡东开往杭州东的G3105次列车停靠临泉站,姜圆月提醒下车旅客注意脚下安全。
当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河南省兰考县张庄村举办特色民俗和节会活动,热闹非凡,吸引众多村民与游客前来参与。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1月17日,演员在巡回展演中扮演“孙悟空”角色。
1月17日,在河北石家庄正定古城长乐门文化广场,演员表演常山战鼓。当日是农历小年,各地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庆祝小年,迎接鼠年春节。当日是农历小年,各地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庆祝小年,迎接鼠年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