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日电 题:努力让湿地成为诗意的栖居之地
新华社记者侯雪静
今年2月2日是第23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气候变化。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如今“在水一方”的意境是否仅停留在诗中、歌中和青春的回忆中?随着城市发展和农业开垦,世界上的湿地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根据《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发布报告,1970年至2015年短短45年间,全球35%的湿地已经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沙尘暴、海啸、酸雨等更频繁的极端气候事件,严重影响地球生态系统。
保护湿地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自然解决方案。湿地是稳定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湿地拥有卓越的碳汇能力,是重要的“储碳库”和“吸碳器”,是气候变化的“缓冲器”,以泥炭地为例,仅覆盖约全球陆地面积的3%,却储存了约30%的陆地碳,是全球森林碳储量的两倍;沿海湿地红树林存储的碳是热带雨林的50倍,海草吸收碳的速度是热带雨林的35倍,可以说湿地是最高效的生态系统。湿地还具备强大的蓄水、净化水质的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湿地还是水生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因此有健康的湿地,才有健康的生态。
多年来,经过不懈努力,我国湿地保护面积大幅增加。截至2018年1月底,我国加入国际湿地公约指定的国际重要湿地有57处,范围面积694万公顷。我国将湿地保护纳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将“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列为到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千年大计,从保护湿地做起。雄安新区规划首先将白洋淀湿地修复提上日程。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明确了强化对白洋淀湖泊湿地等保护,确保新区生态系统完整。如今,我国已进入从“抢救性保护湿地”到“全面保护湿地”的新征程。
保护湿地,从你我做起。我们要积极恢复湿地、保育湿地、合理利用、不排干湿地、在湿地周边不私搭乱建,不丢弃废弃物。湿地是我们的未来,需要我们一起守护。
“十·一”黄金周临近,辽宁秋意渐浓。9月23日,“幸福东北”网络主题活动辽宁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盘锦市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感受这里“红滩绿苇”的自然景观。
23日,“幸福东北”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位于盘锦的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宋雅静/摄 世界红色海岸线—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景区位于辽河入海口。
目前,全国共有湿地面积5360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2%,湿地公园遍布31个省(区、市)近年来,津市大力治理毛里湖,保护生态,改善水质,成功创建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变成周边几万名居民的饮用水水源地。
从阅海国家湿地公园远眺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和览山公园。银川湿地办供图 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里的苍鹭。宁夏黄沙古渡生态建设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企业参与湿地公园建设的过程中,延续的是“治沙与湿地保护并重”的方针。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距省会西宁约150公里,面积4549.3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3196米,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29米,湖水容积854.5亿立方米,东西最长处约106公里,南北最宽处约63公里,略呈椭圆形,湖岸线长约360公里。
广西南宁市近日气温最高达到21摄氏度,南湖公园的芙蓉花盛开,吸引了大量的鸟儿。” 在德保县燕峒乡,漫山遍野的柑橘树都低下了头,每株柑橘树上挂满了黄灿灿的果子,枝条都被压弯了腰。
18日,在海口举办的2019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正式发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对中国内地56处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进行了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