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我想帮助乡亲们实现马铃薯增产”(爱国情 奋斗者)

2019年04月02日09:4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5034

  王一航在育种试验田。

  资料图片

  身穿磨旧的皮袄和牛仔裤,脚蹬一双运动鞋,71岁的王一航走在路上,让人难以想象他取得的成绩——37年潜心马铃薯育种研究,选育12个优良品种,累计推广4000余万亩,新增产值50多亿元。

  1977年考入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1982年毕业时找到学校领导主动请缨要搞科研;分配到省农科院后,申请到地处偏远、海拔2240米的会川马铃薯试验站工作……“农民的事,就是国家的事。”谈到投身马铃薯研究的初衷,王一航对记者说,“我从小吃马铃薯长大,在困难岁月里马铃薯救过大家的命。我想帮助乡亲们实现马铃薯增产。”

  刚到试验站时,这里只有4个人。王一航搞研究亲力亲为:4月播种时,为精准保证株距,他自己动手、田间扶犁;夏日炎炎,他顶着一顶破草帽钻进地里,观测、度量、记录数据;10月收获时,他还要守夜,“要拿到精确数据,就得守在地里。”

  钻研育种技术,需要在地里长时间盯着一株苗、一颗果。王一航经常对自己的学生说:“办公室和电脑前选不出好种子;守在地里,吃了苦才会有收获!”

  大伙见他这么拼命,戏称他是“拿工资的农民”。王一航说,马铃薯存在天然的种性退化问题,不换种就退化,产量也大幅下降,“不忍心看到乡亲们减产时的泪水,这是我专心科研的动力。”

  王一航每年都将自己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免费提供给周边农民试种,并承诺:增产,你们留着,我一分钱不要;歉收,我负责赔偿。这么多年来,王一航提供的马铃薯种子从来都是增产,无一歉收。

  1995年,王一航选育的陇薯3号试种成功。该品种淀粉含量超过20%,是我国第一个超过这个比例的马铃薯新品种,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2002年,又选育了陇薯8号,淀粉含量在22%至27%。”

  截至2018年退休时,王一航选育成功了12个品种,种植范围遍及甘肃、宁夏、新疆、广东、四川等地。数据显示,陇薯系列种子平均增产10%至15%以上,有些品种甚至增产30%到40%,亩产达2000公斤以上。

  2007年春天,已回到兰州担任马铃薯研究所所长的王一航到定西市内官营镇讲课。40来平方米的小会议室被挤得水泄不通,外边还有200多人。换到镇里最大的会议室后,连过道都坐满了来听课的农民。

  下课后,一名乡镇干部夸赞说:“王教授,你真厉害!”他则回答:“不是我厉害,是科学厉害。让农民相信科学、依靠科学,是我的职责所在。”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02日 04 版)

文章关键词:马铃薯 增产 王一航 种性退化 选育 农民 奋斗者 淀粉含量 人民日报 试种 责编:彭向华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小土豆大梦想 “蓝天模式”助力乡亲们走向小康生活

    ”甘肃蓝天马铃薯产业集团董事长李幸泽感慨道,“表面上浦发银行是支持了一个蓝天公司,但实际上,浦发银行带动了蓝天公司背后的10万农户,更是带动了几万贫困户”。数字化赋能的“蓝天e贷”,也将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户们奔向小康生活的脚步更稳更快。

  • 这里的日子真红火丨大美中国·小康印记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村民在观看由村民笑脸组成的“幸福笑脸墙”。元古堆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发展劲头十足的先进村,村民们意气风发阔步走在全面小康的大路上。

  • 创造更多机会助贫困户脱贫

    为贫困地区创造致富机会,各地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评判。党和政府应该为愿意奋斗的贫困户创造奋斗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创造属于自己的小康生活,打赢脱贫攻坚翻身仗。

  • “荣誉”成致富“资本”助推群众发展

    这里是陆良县板桥镇大桥村的磨盘山,王先夫妇正和10多位雇来的村民一起,对马铃薯进行松土、除草。7月下旬,陆良县又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的125名医护工作者、人民警察、新闻工作者、优秀志愿者四类群体纳入“文明信贷”特别授信对象。

  • 云南寻甸:优良种薯筑就增收致富品牌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云南昆明寻甸县结合农业大县的实际,大力扶持和发展马铃薯制种和种植产业,全县年培育优质种薯6万吨,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总产50余万吨,产值六亿余元,马铃薯成了山区、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经济支柱。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