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清明,慎终追远,历史如镜,精神永存。马兰是我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这片土地见证了太多的风云过往。在众多的奉献者中,有将军、有科学家,还有许多默默无闻的工作人员。1964年10月16日,随着罗布泊上空的一声巨响,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在欢呼的人群中,有一百多名各高校的毕业生,他们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地投入到这一伟大事业中,也在马兰基地收获了光荣与梦想。
已经离开马兰基地三十年的陈伟时,今天又再一次踏上这片土地。
陈达院士儿子 陈伟时:你离开我们快三年了,家里一直在想你。
长眠在此的是陈伟时的父亲,我国著名的核科学家陈达院士,能够安葬在马兰,是他生前的夙愿。
陈达院士儿子 陈伟时:马兰是他长期生活、工作、战斗,包括奉献的地方,所以他的遗愿就是把自己安葬在马兰的烈士陵园,永远跟这片土地在一起。
墓碑照片上微笑着的这位老人,56年前,毅然来到罗布泊,那时他只有26岁。
1963年,地图上还没有马兰这个名字。清华大学核物理专业毕业的陈达听了周总理的向科学进军的报告后,热血沸腾。正是这一年,陈达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一批大学毕业生收拾行装,报名国防事业。这一年也是马兰基地大规模接收地方大学毕业生的第一年。
某基地原原子靶场副主任 张志善:现在告诉你们是干什么的,我们也要搞我们自己的原子弹,我们的任务就是这个。大家就哄起来了,蹦啊跳啊。
一穷二白的戈壁滩,只有片片的马兰花和这些年轻人相伴。核试验基地成立了研究所,然而因为国际上的技术封锁,科研人员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面对这些困难,基地的年轻大学生们却迸发出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工作热情。
某基地原研究员 中科院院士 陈达:因为抢时间,不仅仅是我,我们所有这样的一个环境工作的同志,都是战天斗地,精力很饱满的。
当第一颗核弹试验的烟云还在翻腾之际,陈达和战友们穿上厚重的防化服,不顾安危直接去爆心取样。
某基地原研究员 中科院院士 陈达:当然我的任务主要是取样。因为一个爆炸以后,我装了些什么东西?剩了什么东西,变了哪些东西,我把每一个都要找出来,就知道这次威力是多少,成功还是不成功,质量是上乘还是一般。
陈达同事 周新嵩:我可以拍胸脯地跟你讲,我们这些战友们,个个都是好样的,绝没有一个人说要怕死,都是抢着往前上。
在最关键的时刻,陈达和其他科技人员克服各种困难,超额十倍完成了取样任务。
原总装备部创作室创作员 彭继超:陈达的这个群体应该是咱们核试验当中的最英雄的一个群体,我们说他随时面对的那叫看不见的刀山火海,陈达就是在这个看不见的刀山火海当中战斗了几十年的人。
在刀山火海般的危险中采集爆炸数据,不仅能够判断此次核爆是否取得了完全的成功,还将为以后的核弹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样艰巨的任务,当时就落在了年仅27岁的陈达身上。
某基地原研究员 中科院院士 陈达:半个月根本不回家,就睡在实验室,晚上就睡两三小时。水龙头冲一冲,赶快下去。
时过境迁,记者跟随陈伟时,寻访陈达院士当初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前行,除了四周寸草不生的大山,就是一望无垠的盐碱地。
陈达院士儿子 陈伟时:在我有记忆中间,大概一直在那住了十多年。印象中,他有时候跟室主任就是杨裕生杨院士,有时候在家里面就靠这个小黑板,两个人坐在那儿,就开始讨论工作。
在儿子的印象里,父亲当时的工作条件是极其恶劣的。
某基地原研究员 中科院院士 陈达:空气温度四十几度,汗都出不出来,地表温度七十几度,穿个球鞋都烫脚。带个水壶,过去那个小水壶根本不够喝。
陈达同事 周新嵩:晚上有时候要加班,有时候走看见两个眼睛很亮晶晶的,就以为是狗,走到边上一看,不对,是个狼,立马身上毛骨悚然。
像陈达这样的科技人员,他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他们在科研上的成就世人却知之甚少。
某基地原司令员 陈达同事 马国惠:科研,本身到现在很多就不能说,连个题目都不能讲。你像陈达(的成就),我只能说到这种程度,但是具体是什么东西绝对不能说,直到永远。
在陈伟时的印象里,父亲在工作中是严谨细致的,在生活里又是欢乐浪漫的。
陈达院士儿子 陈伟时:爸爸每天下班回来以后,看到我和妹妹在家里面玩的时候,非常高兴,那个笑容就是发自内心的笑容,然后叫我们每个人都上去跟他拥抱一下。高兴了,或者应我们的要求,他会给我们拉手风琴,他拉起来的时候非常激昂澎湃。
陈达在清华大学念书的时候就是校文工团的成员,来到马兰基地以后,这个业余爱好也没有放下,团里文娱演出的时候,陈达是专职的手风琴伴奏。从一名清华大学的学生到一位核物理专家,一位技术将军,一位中科院院士,中国核试验事业造就了陈达和一批批青年学子。他们投身罗布泊,在恶劣的环境下完成多项科研攻关项目,为国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心血。马兰基地为国家先后培养出10名院士,37位将军,11位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某基地原司令员 陈达同事 马国惠:真是非常光荣的,机会非常难得的。你能够成为这个集体的一员,非常荣幸了,所以那个时候吃一点苦受一点累,条件差一点,那时候都在所不惜。
(央视记者 任永蔚 绽晓棠 李彤辉 尹骊)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的人们,都是民族英雄,都是国家荣光。” 2018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铀浓缩离心机研制成功,正是新一代年轻人完成了王承书一生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