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与北京等22省份首批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
责任书提出,省级人民政府从2019年起到2023年,在本省份2018年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的基础上,力争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下降0.5%以上,近视率高于全国总体平均水平的省份每年下降1%以上。责任书要求切实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减轻过重学业负担,保障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时间,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
在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上月联合召开的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暨推进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马晓伟指出,要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近视干预工作,以增加户外活动、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减轻学业负担等为主要措施,指导学校和家长实施近视综合干预。要加强和规范近视医疗服务,强化近视筛查和早期发现,提高近视矫正医疗服务水平。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强调,要持续开展体质健康调研监测,协同攻坚校医配备等难题。
首批签订责任书的省份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海南、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其中天津已经针对未成年人近视问题推出六大防护工程,分别是视力健康教育促进工程、阳光体育运动促进工程、实施减轻过重学业负担工程、实施教室光环境达标工程、实施视力健康综合干预工程和家校联动工程。其中,天津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记者 雷嘉)
户外活动显著减少、疫情防控期间就医不便影响矫治、家长看护和监督不到位等因素,也导致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攀升。福建省三明市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将学校年度学生总体近视率、新发近视率作为学校和幼儿园综合评选评估的重要指标。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9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来体育课也必须布置作业,要把文化课的作业减下来,体育课作业加上去,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掌握运动的技能。
“今年秋季学期处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特殊时期。王登峰强调,要“一校一策”制定完善校园突发疫情处置预案,做好应急演练,一旦发现疫情,第一时间隔离、第一时间报告,把影响降到最低。
由于线上教学需要孩子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对孩子的视力产生较大负担,一些商家遂开始炒作电子产品的“蓝光危害”,宣传推销能“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防蓝光眼镜、防蓝光贴膜等产品。多位专家指出,医学上暂时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防蓝光眼镜等产品在防控近视方面能够起到显著效果。
而在中国,学业压力大、缺少户外活动、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整体防控意识低等因素被眼科专家认为是导致近视高发的主要因素。2019年10月,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又组织制定并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指导科学规范开展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技术能力。
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考察调研时,对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让青少年“野蛮”一点、健康成长,全社会都要重视起来、行动起来,共同呵护一双双明亮眼睛,共同培育好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考察调研时,对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说:“现在孩子普遍眼镜化,这是我的隐忧。让青少年“野蛮”一点、健康成长,全社会都要重视起来、行动起来,共同呵护一双双明亮眼睛,共同培育好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此次发布会专门为北京市学生视力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北京市学生视力健康教育活动中心、北京市学生视力健康宣传活动中心和北京市学生视力健康干预中心授牌,为市级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专家组代表颁发了聘书。
目前,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与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新疆建设兵团签订责任书,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责任书还强调,要将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省级行政区域地方政府绩效考核。
责任书明确,省级人民政府从2019年起到2023年,在本省份2018年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的基础上,力争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下降0.5%以上,近视率高于全国总体平均水平的省份每年下降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