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我国形成“两船、六站、一飞机、一基地”的极地考察保障格局

2019年10月08日23:09  来源:新华网

5034

  新华社上海10月8日电(记者张建松、刘诗平)记者从8日在沪召开的“2019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已跻身极地考察大国行列,形成“两船、六站、一飞机、一基地”的支撑保障格局。

  据自然资源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介绍,今年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立30周年。自2003年起,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负责建设、运行和管理我国极地考察支撑保障体系。

  在破冰考察船能力方面,现拥有“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艘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号经过三次大规模改造,船舶安全运行、科学调查能力和环保水平显著提升。我国自主建造的“雪龙2”号今年7月交付后,圆满完成各项试航工作。在即将开展的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中,将与“雪龙”号一起组成破冰船编队,开启“双龙探极”新时代。

  在考察站保障能力方面,实施了长城站、中山站改扩建;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成了我国首个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在距中山站520公里的冰盖上建立了内陆中继站——泰山站。在北极地区,在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我国首个北极考察站——黄河站;通过与冰岛合作建成了我国第二个北极考察站——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为我国科学家开展北极环境、气候变化长期监测研究建立了重要的基础设施。

  在极区航空保障能力方面,购置了固定翼飞机“雪鹰601”号。2018年1月,“雪鹰601”号成功降落在南极昆仑站机场,具备可覆盖南极冰盖最高点区域的航空保障能力。此外,为提高船载直升机保障能力,还为“雪龙”号配备了Ka-32重型直升机“雪鹰102”号,为“雪龙2”号配备了AW169中型直升机“雪鹰301”号。

  在国内保障能力方面,在长江口沿岸建立了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建成了考察船专用码头、考察物资堆场与仓库、国家极地档案馆业务楼。

  杨惠根表示,自2003年以来,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共组织实施和安全保障了17次南极考察、8次北极考察、16个年度北极黄河站考察和1个年度中冰联合北极站考察。

文章关键词:雪龙 保障能力 极地科学 我国科学家 考察站 雪龙2 雪鹰601 南极冰盖 船舶安全 编队 责编:王江龙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我国开展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

    当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当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

  • 女子在泰国生子后被丈夫杀害 藏尸行李箱

    中国女子泰国生子3月后被丈夫杀害,藏尸行李箱)   继普吉岛杀妻案后,另一起在泰国东部发生、涉及中国公民的杀妻案再度引发关注。春武里府警方调查发现,死者是33岁的中国广东籍女子小莉,其丈夫卢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 从学习到超越——那些了不起的国产科技

    回望过去,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给予我们以深厚文化底蕴与自信;鸟瞰当下,我国科技又在时代前沿,不断进步。△资料图:“雪龙2”号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上的气调保鲜装置(新华社记者 丁汀 摄)

  • 感动交通⑨·马乔一 | 破冰南极 逐梦深蓝

    2019年11月,南极中山站附近,普里兹湾海域,马乔一应邀负责南极科考团“雪龙2”号破冰船的破冰试验和检验。经过试验,马乔一和队员们不仅验证了“雪龙2”号的破冰能力,更填补了我国破冰试验程序的空白,助推我国破冰试验各项标准和程序的建立。

  • 硬核!武汉女教师“滞留”南极,祖国这样接她回家

    这次科考中赵羲的工作是借助“雪鹰601”平台执行航空调查任务有人说这是坐飞机“游”南极事实上,由于是科研飞行平台飞机舱内和舱外的温度几乎相同 回忆这次特别的南极之行赵羲说自己坐飞机到达南极又有幸乘坐两艘雪龙号回国实在太幸运了 

  • “我们一定要把损失挣回来”

    国家会议中心二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首层设计为超大跨度钢结构“无柱空间”。走进秦岭南麓小城陕西省佛坪县农产品加工企业“爱尚菇粮”工厂的车间里,生产线上热气腾腾。

  • 南极创20.75℃纪录引热议?听科学家们怎么说

    2月7日,世界气象组织公布消息称,在南极半岛阿根廷科考站埃斯佩兰萨观测到18.3℃,这一记录打破了了2015年3月24日曾记录到的17.5℃的南极大陆观测到的最高温度。“雪龙”号的首席科学家潘建明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1990年他就以中国南极科考队员身份来到南极,与中国南极已经有了近30年的不解之缘。

  • 南极三栋百年老房子要修复 中国考察队在协助

    2月12日,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在罗斯海阿代尔角执行国际合作项目,协助新西兰南极遗产信托基金组织在此处建设营地及储存物资,以保护南极重要历史文化遗址。据悉,在我国第34次南极考察期间,中方考察队员就曾协助新西兰队员在阿代尔角开展营地建设工作。

  • 名场面来了,别眨眼!

    “XGC88000”创造并保持着“高118米,重2155吨”的吊装纪录,展示了中国吊装、中国制造的傲人实力,这就是“大国重器”的钢铁脊梁。与第一艘航母辽宁舰相比,山东舰不仅体现出中国海军装备水平的跃升,更彰显出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

  • 不畏风雪 砥砺前行“雪龙2”号展开2020年第一场科考

    到目前为止,首航南极的“雪龙2”号,已经在宇航员海域航行了整整一个月时间。   经过仔细的查找、甄别,2020年南极的第一场中水层鱼类拖网调查,捕获到了灯笼鱼的新种类以及多种南极鱼类的幼体,捕鱼数达到65尾,打破了我国南极科考中水层捕鱼数量的纪录。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