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吕高见通讯员何玲文图
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与实践二十号卫星成功分离,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中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还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名字叫“胖五”,得到这个昵称完全是因为“胖五”的身材。它采用了5米直径箭体结构,全长约57米,起飞重量约870吨,比其他长征系列的火箭兄弟胖得多、大得多。
“胖五”发射成功背后,与许多默默奉献的“河南力量”密不可分。他们当中有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测发系统工程师、通信系统专家、气象水文室预报员、测发系统助理工程师……在各自岗位上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任务成功奠定了基础,贡献了力量。
古宇飞:我为“胖五”守座驾
古宇飞
来自河南商丘的小伙儿古宇飞,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测发系统工程师,此次长五遥三任务中,他负责对发射支持系统的所有工作进行质量监督和技术指导。
刚到岗位上时,古宇飞甚至不知道空调点号在哪,更不认识系统的指挥员和操作手。为了能尽快胜任岗位,他就一个点号一个大厅地问,一个厂房一个机房地找,虚心地向指挥员和操作手请教学习。
今年初,为了迎接长五遥三任务,靶场可靠性提升改造、加注供气控制系统软件研制和发射任务的准备工作同时启动,古宇飞和同事们迎来了一场接一场的硬仗。
为了做好塔架钢结构的防腐等适应性改造项目,古宇飞从5月份开始就长期在发射场驻勤,白天到作业现场,全程进行质量监督,晚上回到宿舍就加班加点撰写规程、预案、文书。那段时间,不眠不休地加班,让古宇飞体重唰唰地掉了10多斤。
“5、4、3、2、1,点火!”当绚烂的尾焰喷薄而出,托举着“大火箭”缓缓起飞,与此同时,塔台上的大流量喷水系统即刻对塔台进行降温。指控大厅内,古宇飞从屏幕上的任务监控画面看到这一幕,紧张的心绪终于放松了下来,这一刻,意味着他所负责的发射支持系统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中的全部工作,他的岗位、他的工作,无一差池。
司长哲:通信畅通保成功
司长哲
老家在河南镇平的司长哲,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通信系统专家,此次长五遥三任务中他和他的技术团队,要负责整个发射场地面系统的通信保障工作。
一米七五,俊朗匀称的身形,浑身上下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在文昌发射场指挥控制大厅内见到他时,第一眼很难相信,眼前竟是一位年满50岁的老专家,他参与执行了西昌和文昌两个发射场的重大任务130多次,多次解决了任务中多项技术难题,荣获中国航天基金奖。
1992年,大学一毕业,司长哲就来到中心通信岗位工作。他有一堆蓝色的笔记本,里面记录了他收集整理的历次任务资料等,一有空,他就会把这些本子拿出来仔细翻阅。
2014年,从技术室主任岗位上退下来以后,他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发射场任务通信保障和科研创新工作上来。
嫦娥四号任务合练期间,西昌发射场中心IPTV服务器突发异常,因为准备充分,他带领岗位骨干很快便排除了故障,保证了任务测试工作的顺利实施。
长五遥三任务全面启动后,司长哲又主动请缨,提前3个月就进驻到文昌场区,带领技术团队,对发射场通信系统进行测试检查、调试准备,不忽视任何一个参数设置,直到任务成功圆满为止。
张晓杰:为长五判定飞天窗口
张晓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张晓杰这样形容他的岗位,星箭测试顺利、地面系统准备就绪,一个好的天气就成了火箭能否实施点火的决定因素。
长五遥三发射前夕,记者在文昌发射场指控中心的气象会商间内,见到了这位来自河南孟州的小伙,他刚和同事们完成了最后一次气象会商,向现场指挥部提交了“满足发射气象条件”的预报报告,判定了任务点火的窗口,这意味着“胖五”飞天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间。
2009年,张晓杰从兰州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毕业后,带着献身航天的理想,走进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中心技术部气象水文室的一名预报员,从事航天发射任务的气象保障工作。2014年,为了支持文昌航天发射场建设,追逐“大火箭”的梦想,他又主动申请调往海南,参加新发射场的建设。
来到文昌后,张晓杰对自己的要求更加严格,除了参加气象系统建设和集体预报业务训练,他还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钻研文昌地区的历史气象资料,利用单位搭建的学习平台,积极参加与海南省气象局的合作交流,主动到地方气象部门锻炼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预报业务能力。
“能为长五飞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件非常幸运和幸福的事情!”谈及任务成功的感受,张晓杰说,除了激动和自豪,他还感到了更强的责任和更大的动力。
朱晓乐:发射场测发总体大管家
朱晓乐
今年35岁的朱晓乐来自河南长葛,2002年带着航天梦想报考了航天工程大学发射工程专业,2006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技术部,成为了测发系统的一名助理工程师。
2016年,长五、长七两型大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朱晓乐作为测发系统工程师,全程参与了任务。
长五遥三任务启动以来,朱晓乐除了要负责相关技术岗位工作,还扛起了团队的管理和建设工作,工作更多、责任更重。春节刚过,他就带着几名骨干,提前进驻场区,投入到任务准备中,参与编写各类实施方案、风险预案、分析报告、操作规程、试验文书等近40份,累计超过100万字,为测发系统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在任务的测试准备阶段,控制系统发生地面电源故障问题,他带领技术团队加班加点查找问题、排除故障,为系统完善预案提出了科学建议,为控制系统顺利完成测试发射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确保了准时发射、成功发射。
如今“胖五”成功飞天,忙了一年的朱晓乐,欣喜自豪溢于言表。2020年元旦后,他又要投入紧张的科研攻关和岗位训练中,为迎接明年的发射任务做准备。
今年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另一个新提法,7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提出“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则提出“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新华社记者江宏景摄 6月23日,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2000年10月31日凌晨,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 在钱学森带领孙家栋开始干航天的那个年代,中国航天刚刚在一穷二白中艰难起步。”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中国航天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次,孙家栋都亲自参与。
作为空军航空兵某旅旅长,孙军的跑步节奏一如带部队的节奏一样,处于一种内里紧张、外表从容的稳态。国庆70周年阅兵那天,天安门上空再次成为展示中国空中力量的“T型台”:歼-10C,歼-20、歼-16…… 中国战鹰的“换羽”速度有多快,孙军们的成长就有多快。
望着火箭的尾焰逐渐消失在夜空中 总有一群人会格外兴奋和自豪 比起家喻户晓的航天英雄 他们 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他们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两把被磨得发黑发亮的竹椅,和一张矮小的方桌,承载了张富清老两口几十年的粗茶淡饭,也承载了一家人几十年的脉脉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