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万一被感染,如何渡过心理难关?

2020年02月18日11:32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5034

他们是逆行的白衣天使

他们是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士

可他们也是普通人

面对疫情危机和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

医护人员同样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如何帮助身处防控一线的他们

进行心理减负、对抗压力


中国之声特别制作

《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

今天邀请到的心理防护专家是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 肖劲松

疫情发生后

他一直在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心理咨询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湖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会长肖劲松



有医务人员因为工作而被意外感染了新冠肺炎,甚至有的还传染给了家人。您在一线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他们会面临怎样的心理压力?该如何渡过心理难关?


肖劲松:好多医务人员感觉自己对家庭是有愧的。我曾经到病房去做了一个紧急心理干预,一个医务人员,他感觉到自己把家里人都传染了。当时我就是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心理学里面叫支持疗法。首先对他的情感感受要感同身受,我们称为同理。第二,给他建立一个所谓的情感和生活医疗的支持系统,比如说他担心他的父母病了没地方去怎么样的,我就告诉他哪些资源是可以利用的,比如社区。


他在我的面前情绪比较激动,我就让他宣泄。稳定了以后我就跟他做了一个心理医生经常做的方法就是认知疗法。他主要的认知问题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对。他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罪人,他就把自己跟家对立起来,那么对立起来有什么坏处呢?一个坏处就是他不应该承担的责任,承担在他的身上,因为染病是病魔(造成的),不是他造成的。第二点,他跟家庭对立起来以后,就失去了家庭情感的支持系统,他再大的苦、再大的累、再大的委屈都不敢跟家人倾诉了。我对他的归因就做了一个调整,我们不是家庭的罪人,而是这场大疫你们全家都是受害者,后来他也接纳了我的观点。这样一来的话,他就可以跟家人同呼吸、共命运了。家庭的支持系统也重新建立起来。



看到周围的同事们全力以赴投入到救助病患的工作中,有些医护人员对于自己心理上的波动,可能会感到有些开不了口,不好意思和别人倾诉。您觉得能通过自我克服解决心理问题吗?对这样的医护人员,您有什么建议?


肖劲松:大家不要回避心理问题,不要回避我们的情绪,要正视它。我们不害怕它,有了问题拿出来讨论,拿出来跟心理咨询师一起来来谈论这个事情,可能更有助于我们心理的康复,大家也要相信一点,即使是非常大的创伤也会痊愈,只不过就是这个时间就会要更长一些。这是一个程度的差异,但是我希望大家能够不回避,然后也不害怕心理问题。


紧张工作时,大多数医护人员觉察不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但之后,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就会面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困扰。这是因为什么?这些受到困挠的医护人员该怎么办?


肖劲松:在我们一直处于一种高压状态下的时候,一些心理问题是不外显的。但是当压力逐渐在退去的时候,它就逐渐地显露出来。现在好多人就问我这个问题:当我有压力的时候,我还好,现在没有压力了,是不是纯粹的得了心理疾病?实际上创伤的外显,它是有一定的延迟性的,所以要以一个寻常的心来面对它。


显现以后我们自己就要观察,它到底对我们的生活工作影响多大?影响不是特别大的话,我们可以通过比如一些社交活动,比较迅速的可以解决。但是,对一些明显的影响工作生活,比如说晚上整夜睡不着,或者工作的时候没有精力,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来对他的状况进行评估,确定一个个体化的方案,来帮助他。大家不要有排斥,害怕的心态,不要认为这个问题会困扰自己很久,虽然它有一个延迟性,对大多数人来讲是暂时的创伤。





总台央广记者:杨森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中国之声《新闻纵横》



往期回顾:


这份《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请转给“战疫”一线的医生护士

《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如何心理减负、改善睡眠?

《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医护人员心理压力过大怎么调节?

一些医护人员在进入隔离区之前也会出现害怕的情绪,怎么办?

《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如果出现这些情绪,请及时干预

文章关键词:心理问题 心理咨询师 心理医生 心理干预 心理疾病 医护人员心理防护手册 感染 心理压力 医务人员 主任医师 责编:徐宁宁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新冠肺炎治愈患者心理疏导方案印发

    记者吴佳佳报道:11日,国家卫健委会同民政部、公安部、司法部、全国妇联、中国残联制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治愈患者心理疏导工作方案》正式发布。畅通治愈患者等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及时了解和掌握群众诉求和心理服务需求,对合理诉求尽量协调解决,对发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干预。

  • 持续恶化!调查显示疫情期间美国抑郁人数大幅上涨

    美国疫情持续蔓延,公共卫生专家一直以来十分担忧美国人的心理健康遭受影响,有些人甚至将可能由疫情导致的群体性心理问题称为“第二波疫情”。上一次类似规模的心理状况调查是在2017-2018年间,当时呈现抑郁症状的人数占比仅为8.5%。

  • 争做出彩河南人|美丽心灵的守护者

    近日,在新乡医学院返校复学第一课上,迎来了几位特殊的讲课人,他们是曾经在武汉战斗过的抗疫英雄。在武汉的36个日日夜夜,张建宏累计查房1351人次,为609人提供心理干预、疏导,其中一线医务人员74人,及时救助了多个危重患者,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患者“零投诉”。

  • 复学后学生群体从心理上不适应学校的节奏?中国科学院回应

    5月15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心理健康服务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种,可能和复学、升学、毕业就业没有直接关系,可能有一些学生本来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复学只是一个诱因,引发了问题。

  • 【地评线】飞天网评: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心理保健”不可或缺

    “要继续指导做好治愈患者康复和心理疏导工作,督促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举措,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要毫不懈怠抓好各项工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决不能前功尽弃。当前,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疫情给民众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突出重点、区别情况,做好心理疏导服务,保障心理健康。

  • 专家:崇高的医学人道精神在武汉得到发扬光大

    在今日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施秉银在谈到新冠肺炎患者住院治疗和隔离观察期间不允许家属探视时表示,新冠肺炎是传染性极强的疾病,如果没有适当防护,发生感染的机率极高。施秉银表示,医院以及援鄂医疗队都在千方百计改善条件,让身处隔离病区的患者尽可能的和家属保持联系。

  • 【够科普】疫情结束后,警惕这些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

    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程度之重,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有切身感受。但在疫情结束后,可能会有一部分人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或精神疾病。(资料来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健康指导手册》)

  • 【地评线】京彩好评: 疫情过后,还有一场心理防疫战

    疫情进入“下半场”,心理防疫成为重要战场。北京市针对市民心理问题开通的援助热线,有助于排解市民疑虑,凝聚市民同心抗疫;同时可以矫正部分患者错误的社会行为,积极调节社会关系。目前,我国疫情总体形势持续向好,感染病人越来越少,但后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心理防疫工作刻不容缓。

  • 疫情时期,如何缓解考研焦虑?心理学专家给出5个调节建议

    心理学专家给出5个调节建议 | 用“心”战“疫”  今天,推出《用“心”战“疫”》第 期,随教育小微一起来听西安交通大学姚斌副教授、厦门大学赖丹凤副教授详解,疫情期间师生常见心理问题如何调整↓↓↓

  • 雷神山医院里的“樱花心理援助” 让患者身心痊愈开心回家

    坦诚的沟通、轻柔的乐曲、舒缓的康复操、令人忍俊不禁的卡通画……在武汉雷神山医院,辽宁医疗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樱花心理援助”,千方百计化解患者的心理问题,让他们不仅仅出院,更能够身心痊愈、开开心心地回家。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