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评论员 李长需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河南考察)
一
春去春回。中原大地,千里沃野皆是绿意。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
一年前的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做出重要部署。在此次部署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全面系统地指出了河南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地位、优势和责任,指明了工作重点和实现的方法路径,并论述了需要弥补短板和统筹发展的重大关系。
“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做好‘三农’工作,对河南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的“三农”工作定位可谓一锤定音。
一直以来,习总书记对河南的农业发展就格外重视,他曾经多次就做好河南“三农”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2014年,他两次亲临河南视察指导,强调河南要着力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并指出,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去年9月视察河南时,他进一步要求河南“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
而这一次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更对河南省确保粮食安全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又提出了要求。他为此指出,河南要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立足打造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核心区,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步提升粮食产能,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有新担当新作为;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粮食这个核心竞争力,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
从“发挥好粮食生产优势”,到“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再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南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所做出的部署,可谓详尽周到。这也体现出他对河南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视程度。
习总书记之所以对河南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这么重视,是因为在他看来,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心心念念的工作。在这些场合中,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历年的“两会时间”,可以发现其连续四年在3月8日这一天谈及“三农”问题。2016年、2017年的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和四川代表团都强调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3月8日,他在山东代表团重点强调了乡村振兴,并首次提出“五个振兴”的“路线图”;2019年3月8日,又在河南代表团进一步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和制度保障,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而且,在此次针对“全局”的部署中,习近平总书记还就如何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指明了方向: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要补齐农村基础设施这个短板,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也为河南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二
(资料图片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李新华 图)
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和人口大省,河南如何实施乡村振兴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河南省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和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组成了15个调研组下去开展专题调研,并召开了省委十届九次全会进行安排部署,以此来推动乡村振兴的河南实践向纵深发展。
一年来,河南全省上下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与厚望,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中原粮仓”基础越夯越实,产业融合春色满园,美丽乡村宜居宜业,一个朝着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迈进的传统农业大省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资料图片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李新华 图)
一年来,河南发挥好粮食生产这个优势,坚决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全年粮食总产达到1339.08亿斤,单产415.8公斤,总产和单产均创历史新高;河南也守牢了耕地红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持续保持在1.6亿亩以上,口粮面积稳定在9000万亩以上;去年,河南还启动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9.86亿元,新建高标准农田590万亩,每亩耕地提升粮食产能150斤左右;与此同时,还保护与提升并重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大力开展退化耕地综合治理、土壤肥力保护提升等行动,持续抓好地力提升,把水利作为粮食生产的生命线,全省耕地有效灌溉面积781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200万亩。
一年来,河南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打造“优质粮仓”,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推动粮食生产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继续按照“四优四化”发展路径发展优质小麦,以40个示范县为抓手,推进单品种规模连片种植、标准化生产和订单生产,不断优化粮食生产结构。2019年,全省夏收优质专用小麦面积为1204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1 /7,位居全国第一;二等以上小麦占比9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8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一。此外,截至去年年底,我省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8万家,土地流转、土地托管面积分别达到了3946万亩和2652万亩;发展农业生产型服务组织8.8万个,有力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资料图片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李新华 图)
一年来,河南努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新建、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万公里,全省所有行政村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农田水利、农村饮水、乡村物流、宽带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加快村庄公共照明设施建设,80%的行政村公共场所等重点部位有照明;整治空落户,建设村史馆、农家书屋等;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农村标准化卫生室行政村全覆盖,69.7%的村有图书室和文化站,52.4%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43.1%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此外,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经济条件较好、居住相对集中的村庄选择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在城镇污水管网短期内覆盖不到、居住分散的村庄选择建设小型人工湿地等污水处理设施。
一年来,河南牢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美丽经济”风生水起。去年全年一共完成305万户的改厕任务,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1%;持续开展“三清一改”为重点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治理非正规垃圾堆放点1238个,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85%以上的县(市、区)建成全域一体城乡融合的市场化保洁机制,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扫干净、转运走、处理好、保持住”;开展围村林建设、四旁绿化和庭院绿化,打造森林小镇、森林乡村、生态文化村,全省完成乡村绿化美化25.5万亩,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4.5%;在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的基础上,我省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在全省选取1300个不同类型的示范村先行先试,一年时间,所有示范村都达到了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标准,为全省4万多个村庄人居环境的整体提升发挥了示范效应。
一年来,河南还一直在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学习推广了“枫桥经验”,坚持和完善“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在乡镇工作“三结合”上不懈探索富有河南特色的基层基础工作经验。
(资料图片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李新华 图)
一年来,河南还用好了深化改革这个法宝, 以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办法为开端,深入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使人才、土地、资本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唤醒了沉睡的土地,激活了农村的活力,推动摆脱贫困的中原大地,向着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而且,在2019年年底,全省60%的行政村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今年10月前,所有村要完成这项改革。
一年来,河南按照总书记“按时按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大力开展扶贫攻坚。在2019年5月9日实现了栾川等19个国定贫困县、伊川等14个省定贫困县同批摘帽;在2020年2月28日,嵩县、汝阳县、鲁山县等最后一批、14个国定贫困县正式宣布脱贫。至此,河南5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这标志着我省基本完成了党中央提出的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战略任务。
……
这其中的每一幅画面,每一组数字,无不勾勒出这一年河南乡村振兴实践的努力。河南全省上下,把殷殷嘱托牢记心间,把时代责任扛在肩上,在这一年,让河南走出了铿锵的步伐。
三
(资料图片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李新华 图)
时序交替,转眼又到了3月8日。这是新的一年,一个新的开始。
“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这是我们在新的起点上,河南乡村振兴实践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联播+12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进出口已连续6个月实现正增长。从战“疫”主战场武汉到三秦大地陕西,从国家粮食主产区之一松辽平原到澎湃着经济活力的长三角……习近平总书记今年的考察足迹中,留下许多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殷殷嘱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脱贫攻坚、双拥工作、知识产权保护等。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革命文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创造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
习近平: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场多边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密集阐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回应时代之问,给出中国方案。“我们都在同一艘船上”,风高浪急之时,人类唯有团结合作、同舟共济,才能应对全球性风险挑战,才能乘风破浪,行稳致远,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天天学习福州繁华闹市中,静立着一座古朴的院落。这里是林觉民在《与妻书》中回忆到的“杨桥巷故居”,也是冰心在《我的故乡》中用细腻笔触描绘的令她魂牵梦绕的“父母之乡”。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第三个全国“宪法宣传周”在各地同步展开。建立宪法宣誓制度,设立国家宪法日;国歌法、国旗法、国徽法等,以国家立法形式,落实了宪法规定的关于国家象征和标志的重要制度;
“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是新时代全民普法的头等大事。”唐一军表示,目前正值“七五”普法收官、“八五”普法规划谋划之际,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将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贯彻与普法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
重逾千钧
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12月3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接见全体会议代表,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全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