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79票赞成!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庄严的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掌声雷动。
“随着民法典的通过,中国进入了民法典时代。”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孙宪忠代表热泪盈眶。这位长期参与民法典编纂工作的民法学者感慨地说:“这不仅是我们每一个民法理论和实践工作者欢呼雀跃的大事件,也是全中国人民衷心期盼的重大事件。在民法典的保障下,我国国家治理、经济发展和人民权利保障的能力和水平必将获得本质的提升。”
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也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的通过,引发代表委员热议。
给每一个人带来充分的权利保障
“民法典的通过,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为每个人的生活提供充分的法律保护。”江西省侨联副主席、景德镇陶瓷发展中心主任于集华代表认为,民法典物权编、合同编的有关规定,“有利于保护侨商的固定资产,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一种严格履行合同的契约精神,凸显了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委员看来,民法典在相当大程度上完善了中国的法律体系特别是民事法律体系。同时,它将“更好地保护私权,规范公权,在公私权之间划出了界限”、“民法典更加强调了人的地位,人格权单独立法、独立成编,前所未有,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
“民法典体例科学、结构严谨、规范合理、内容协调一致,是一部准确体现中国特色,具有坚定人民性、鲜明时代性、突出实践性的好法典。”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赵素萍代表表示。
来自广东省三水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王涛代表认为,民法典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事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确立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和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并将绿色原则确定为民法基本原则;反映网络时代特点,回应技术发展需求,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推动国家治理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此前因民事法律行为制度、物权制度、合同制度和侵权责任制度先后设立单行部门法,存在诸多法条冲突。”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雪樵委员表示,民法典通过弥补体系缺漏、去除体系重复、消解体系冲突,进一步完善了民商事领域的基本法律制度和行为规则,有利于维护交易安全和市场秩序、促进公平正当竞争、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进湖北省委会主委、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代表说:“民法典的制定是尊重民意、广纳民智、赢得民心的好典范,凝聚了14亿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民法典的出台将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座里程碑,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周洪宇代表认为,“这部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民法典,必将使国家治理能力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制度优势向国家治理效能的不断转化,也将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民法典的编纂不是对以往生效单行法的简单堆砌,而是结合了我们所处时代的特点,以及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新情况,在总结现行立法和司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制度完善、设计和创新。”江西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冯帆代表表示,民法典统一了民事审判领域的司法规则,有效处理了当前私法规则众多且重复矛盾的问题,对于解决民事纠纷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对于保障司法公正、规范民事法律行为极为重要。
让民法典的精神深入人心
“有幸参与民法典立法,看到法典走到今天,感触很多很深。”全国人大农业农村委委员王超英代表说,当前,我国有270多部法律,相对立法力度,法律实施仍需加强。民法典通过后,要加强普法宣传,特别是要让各级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依法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扎实推动法律实施,把良法真正变成善治。
来自上海代表团的殷一璀、刘晓云、丁光宏等代表表示,民法典是全体公民行为的基本法律,要通过集中宣传和普及宣传等多种形式,提高宣传质量水平,让民法典的精神深入人心,让老百姓看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确保法律取得实实在在的社会效果。
赵素萍代表建议,跟进做好民法典的法律解释等工作,尤其是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细化解释相关规定,使法律实务界准确适用;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加强和改进人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确保民法典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真正成为新时代保护人民民事权利的好法典。
(本报北京5月28日电 本报记者 靳 昊 刘华东 陈慧娟)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十四五”画卷即将铺展,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砥砺奋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十四五”蓝图正在绘就,新征程号角已然吹响,让我们乘风破浪、一往无前,凝心聚力谋新篇,抖擞精神再出发,创造新的更大辉煌。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近日举行2020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长(院长)陈希
凝聚人民力量、全民参与的社会共识是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抗击疫情的高度信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行动、战胜疫情的社会认同,是紧紧依靠人民、发动广大群众的强大合力。统筹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的惠民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水平的重要体现,是检验执政党性质和宗旨的试金石,是赢得中国抗疫胜利的重要砝码。
7月10日,省委书记王国生到郑州市中牟县万邦国际农产品物流城,宣讲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查看农产品供应和产业链运转情况,检查疫情防控措施,与企业、商户座谈,就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听取意见建议。
“良法”还需“善治”,切实实施民法典,必须着力完善各项配套建设,更好发挥民法典的功能作用,促进“中国之治”迈入新境界。领导率先垂范,提高运用民法典维护人民权益、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
资料图:习近平在大同市云州区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同正在劳作的村民们亲切交谈。强大的领导力、组织力、动员力的背后,正是中国共产党这个从井冈山、延安、西柏坡一路走来、本色不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全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把疫情防控的中国之治讲明白,把握中国之制的比较维度 此次中国的疫情防治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向世界宣示了中国价值。
中国在减贫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直接有力地推动了全球减贫事业的进程,坚定了全世界消除贫困的信心。中国精准扶贫强调“智”“志”双扶,激发出贫困户脱贫攻坚的内生力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发生的返贫现象。
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就是要求做到实事求是地阻击疫情,即精准施策,这既是战术总原则,也是重要方法论。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体现了深切的为民情怀、系统的战略思维和精准的战术要求三者有机统一。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历史已经见证,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从一穷二白迈向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