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李克强总理记者会的结束,今年的两会正式画上了句号。
在记者会上,总理回答了关于中国经济、疫情防控、民生等大家高度关注的问题。
被记者问到“是否会出台更大规模的刺激措施”,总理说,“不搞大水漫灌”,“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我们叫做放水养鱼。”拿捏好政策分寸,这是既要放水养鱼、也要防浑水摸鱼之意,可谓摸准了脉下准了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总理说,“中国有9亿劳动力,没有就业那就只是9亿张吃饭的口,有了就业就是9亿双可以创造巨大财富的手。”不难看出,在党和国家的眼里, 9亿劳动力是“人力资源红利”,而不是持续就业难题。这样的国家,人民怎能不拥护?
提到民生保障,总理说“各级政府都要以人民利益至上,以万家疾苦为重,每出一策都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千家万户、有利于民生。”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保障好民生,中国人民的生活才会更好。
回顾今年的两会,“人民至上”贯穿始终。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是最大的实事求是,追求的是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要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是留得青山,赢得未来;《民法典》表决通过,意味着从摇篮到坟墓一生的周全得以守护;港版国安法通过,意味着香港繁荣稳定将更有保障……
短短几天时间,咱们一起见证了什么是“中国之治”,什么是“国之大者”,也更加充分理解了那句“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
如果奇迹有颜色,那一定是人民红。
感谢关注人民网两会特别节目《会声会语》,我是艾宝良,咱们明年见。
(扫码听全集)
在今天(4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据报道,加拿大检察官声称,法院应将孟晚舟法律团队7月在引渡案中提交的奥巴马政府时期白宫律师迈克尔·戈特利布的证词删除。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事实早已充分证明,孟晚舟事件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
12月3日,工人在观看宪法知识展板。当日,中铁上海工程局联合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人民法院在合肥畅通二环二标项目工地开展“送法进工地”活动,提高工地工人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郝群英摄/光明图片 12月3日,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实验学校新盛分校的学生在诵读宪法。
作者:颜晓峰(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一项决定性成就。
国家凝聚力是指当代中国不同民族、政党以及民众在理想、目标、利益共同的基础上,国家满足其物质、精神、政治、文化、安全等需要,而产生的内向聚合力和外向吸引力。③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7日。
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初心不改再出发,续写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新篇章,成为走上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中国共产党的脱贫攻坚,让亿万贫困群众过上幸福生活,也进一步擦亮“人民至上”执政理念的鲜明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简介】针对近来美方多名官员指责中方胁迫他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9日表示,搞胁迫的不是中国,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坚持原则和正义,独立自主作出最符合他们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选择。
当地时间10月6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第三委员会发言,介绍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张军指出,新中国成立71年来,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取得了实实在在的人权成就。
习近平: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一个值得铭记于心的日子。民族大义藏于胸、人民利益举过顶,每一次对英烈的缅怀,都是一次砺初心、担使命、永奋斗的庄严洗礼。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