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6月6日,农业农村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在烟台联合举办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放流大泷六线鱼、黑鲷和许氏平鮋等重要经济物种77万余尾。当日,全国“放鱼日”同步增殖放流活动在各地举行,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举办增殖放流近300场,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12亿余单位。
近年来,各地渔业部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把水生生物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实施更加严格的休禁渔制度,强化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全力推进渔业绿色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以来,全国共放流各类水生生物苗种超过1500亿尾,在修复渔业种群资源、改善水域生态环境以及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增殖放流”群众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一项群众性生态文明建设活动。
2019年9月9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新塘村1300多亩的露天晒鱼场上一片忙碌,渔民们趁着天气晴好忙着翻梅鲚鱼,场面蔚为壮观。近年来,随着太湖水质持续改善,加上坚持实施禁渔期制度,以及增殖放流力度加大,这几年太湖银鱼、梅鲚鱼产量稳步提升,渔民喜获丰收。
昨天(14日)上午,农业农村部在广东惠东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增殖放流了100只海龟,这是今年我国首次大规模放归海龟。这次增殖放流的海龟总共100只,全部是绿海龟,其中,23只是海上救护的,执法部门罚没移交来的有14只,而剩下的63只则部是人工繁殖的海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