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借着参加活动的机会,赴江苏省盱眙县考察调研龙虾产业。
考察下来,既兴奋,又有些失落。
兴奋的是,找到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好的标杆,失落的是,河南这边刚刚全面启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而盱眙早在2018年已经提出开展,今年宣布开启龙虾产业“二次创业”。
我想,这种差距,不仅仅事关发展的方向,也包括理念、定力等等。
考察后,我总结了农业高质量发展盱眙样本的精髓:
以工业化思维谋划龙虾产业发展,把亩均产出效应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抓手。
以下为全文:
上周,借着参加活动的机会,赴江苏省盱眙县考察调研龙虾产业。
虽然一直清楚“盱眙龙虾”在农业领域里的排名和价值,但亲身体验过后,感觉还是大大低估了“盱眙龙虾”这四个字的分量。
高达203.92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5年位居全国水产品类区域公共品牌第一名,百亿级产业规模,150亿元的经济总产值,其中年直接收入7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80亿元,带动 20万盱眙人找到“金饭碗”,每4个盱眙人中就有一位的收入与龙虾有关,造就了一批百万虾王、千万虾富......
可以说,作为小龙虾产业的发端地、创新地、引领地,经过20多年的持续打造,盱眙县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小龙虾产业版图上的“标志性”所在,也让“世界小龙虾看中国,中国小龙虾看盱眙” 这句口号扎实落地。
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组对比:河南刚刚召开农业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正式迈入农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而盱眙县委书记梁三元则在2018年提出推动“盱眙龙虾”朝高质量发展转型,并在刚刚过去中国龙虾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提出,开启盱眙龙虾“二次创业”。
从时间线,以及实际发展的阶段来看,盱眙龙虾产业毫无疑问属于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领域的第一方阵、头阵,其发展模式和路径,特别值得正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型的河南,尤其是河南的县域研究学习、借鉴。
也正是带着探寻盱於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密码”目的,笔者先后实地考察了盱眙县虾稻共生种养的发源地、创新地典型--时集村,中国龙虾产业电商中心、龙虾创业学院等盱於龙虾产业的关键环节,仔细梳理了以龙虾产业为核心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盱眙样本”,其关键是:
以工业化思维谋划龙虾产业发展,把亩均产出效应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抓手。
在中国龙虾高质量发展大会致辞中,盱眙县委书记梁三元这样总结了盱眙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要在延链补链中做好转型升级文章。始终以工业化思维谋划盱眙龙虾产业化发展,以现代化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在产业链构建上突出“全”,在龙头企业引培上突出“大”,在园区平台打造上突出“高”,通过招大引强、培育骨干、打造载体,为龙虾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而拆解来看,这种工业化思维,其实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词:
第一,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
随着乡村振兴建设即将全面启动,现代农业产业园的作用正变得愈发重要:既是新时期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也是培育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和推进农民增收机制创新的重要载体。
而盱眙龙虾产业发展的关键载体,也放在了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上。
面积32.9万亩,布局虾稻全产业链构建“一带二核三区”产业格局,集聚6家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基地、23家加工企业、45家虾稻产业家庭农场、69家合作社,2019年生态虾稻主导产业产值达19.19亿元……
作为淮安市唯一、江苏省仅二入围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的全国31个产业园之一,盱眙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盱眙龙虾产业高质量发展当之无愧的重要载体。
也正是通过现代农业产业园这个平台,极大推动了盱眙龙虾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进而让整个产业成功实现了转型升级、提速换挡、结构优化。
第二,以高标准的“虾稻共生”模式为特色。
在与当地工作人员交流中得知,盱眙县目前龙虾养殖面积已达83.5万亩,其中池塘养殖17万亩,“虾稻共生”66.5万亩,年产龙虾8万吨,年交易量12万吨。
而高标准的“虾稻共生”模式背后,则是盱眙县委、县政府从政策、资金、技术等一整套措施、办法引导推动。
政策方面,先后制定《盱眙县“十三五”虾稻共生产业发展规划》《2018年虾稻共生扩面提质增效行动方案》《现代农业和龙虾产业发展扶持引导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
资金方面,统筹省市农业项目资金,优先扶持虾稻共生项目,县财政每年安排1500万元专项资金扶持龙虾产业发展。金融机构为虾稻共生量身定制“虾稻(莲)致富贷”,为全县虾稻共生种养户提供龙虾养殖高温、干旱、洪涝及病害等保险,切实为种养大户提供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
技术方面,则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筛选培育适宜盱眙虾稻共生的水稻品种……
第三,以全产业链构建、三产融合发展为格局。
农业全产业链开发,是解决当下农业高质量发展难题的有力途径,而这方面,盱眙方案堪称标杆。
除了高标准的“虾稻共生”基地,本次考察还实地走访了中国龙虾产业电商中心、龙虾创业学院等盱眙龙虾产业的关键环节,充分感受了盱眙打通龙虾全产业链的决心和成效。
工业方面,围绕虾稻共生,加工产业链已然成型。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内,龙虾加工厂和龙虾加工产业区,以盱眙龙虾产业集团、泗州城农业等为代表的7家龙虾深加工龙头企业,以景山米业、星缘粮油为代表的16家龙虾香米加工企业,从事主导产业新型经营主体达114个。
而在第三产业方面,龙虾销售中心和电商中心,则提供“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服务。而近年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主动对接,建立阿里巴巴盱眙馆、苏宁易购盱眙馆、京东商城盱眙馆,畅通第一产业销售渠道。电商也成为了盱眙龙虾一大亮点和新的发展动能。
此行最大亮点,是盱眙龙虾创业学院。农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人才短板,特别是乡土人才素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不足,是需要各地解决的共同难题。
而盱於以龙虾创业学为载体,在全国率先成立了集“产、学、研、创”于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截止目前,以完成培训数千人次,为龙虾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和技术支撑。
第四,持之以恒的品牌打造战略。
盱眙期间,听到了一个有趣的词:盱眙龙虾精神。
对此,盱眙县委书记梁三元下过这样的定义:全国那么多产区,为什么盱眙就可以做成全国第一龙虾品牌?这得益于两条根本的经验,一是长期坚持,二是持续创新,这也是“五湖四海闯荡、红红火火终生”盱眙龙虾精神的核心所在。
而这种长期坚持,在打造盱眙龙虾品牌上,体现的最为明显。
以2000年创办龙虾节为开端,从“养在深闺无人识”到如今的享誉全国、走向世界,盱眙始终把龙虾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加大对龙虾产业发展的投入和引导,也不断保持在龙虾产业品牌打造、培育方面的投入和支持。
而在笔者看来,保持打造农业品牌的战略定力,可能最值得各地县域学习、借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12月6日发布,全国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面积目前已达6亿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超过9000亿元,从业人数超过3400万。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
现在正值江西赣州、宜春等地的油茶采摘期。樟树市依托山地资源优势,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方式,从资金、技术、土地流转等方面鼓励和扶持农户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目前,樟树市11万亩油茶喜获丰收,预计总产值将超过2亿元,油茶种植已成为农户的一条致富路。
为贯彻落实 “五个重要”新要求,推动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管理办法、特殊支持政策等落地见效,8月20日上海发布临港新片区3年行动方案。未来,临港新片区将打造国际创新协同高地,高起点建设国际创新协同区,着力增强海内外人才集聚能力,打造国内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海外人才踊跃汇聚目的地和人才综合服务栖息地。
林下经济是依托森林资源和林下空间,发展种植、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和开展森林景观利用的一种复合经营模式,是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升森林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其中:林下种植面积330万亩,包括食用菌、中药材、茶叶等;林下养殖面积310.9万亩,包括林下鸡、蜂、家畜等。
未来三年,亦庄将发展成一座重“质”之城。经过28年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装备制造产业已成为经开区四大主导产业。目前经开区已落实对企业免征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费,惠及区内企业1.3万家。
从比重看,2018年,房屋建筑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占比为62.5%,比2013年下降1.6个百分点;土木工程建筑业占比27.6%,提高2.6个百分点;建筑安装业占比5.2%,下降0.5个百分点;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比4.8%,下降0.5个百分点。
山东省滨州市某粮食加工企业负责人 张志军:我们现在整个年加工小麦大约在100万吨左右,整个去年的产值突破了63.8亿元,我们从一粒小麦创造了500多个品种,粮食产业是大有可为的。
私营建筑业企业6.7万个,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比重达到70.6%,比1996年增加6.7万个,占比提高69.3个百分点;年末从业人员3113万人,占全部建筑业企业比重为56.0%,比1996年增加3105万人,占比提高55.6个百分点。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今天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末,全国纳入粮食产业经济统计的企业达到2.3万户,年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各类涉粮企业加工转化粮食5.5亿吨,粮食加工转化率达到83%。
湖南省长沙市瞄准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不断推动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实施智能化技术改造,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智造之城。在大刀阔斧引导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同时,长沙还瞄准智能制造新兴领域,培育了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智能终端,自主可控及信息安全等新兴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