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一辈子都在做一件事——治沙。为了彻底改变“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扭转“因沙致穷”的千年困局,沙海“愚公”石光银带领乡亲们历经千辛万苦,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将治沙与致富相结合,沙窝窝真正变成了“金饽饽”。
不久前,陕西省林业局发布消息称,陕西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达93.24%,这意味着中国四大沙地之一的毛乌素沙漠,即将从陕西版图上“消失”。
在蒙语中,“毛乌素”意为“坏水”“寸草不生之地”。出生在毛乌素沙漠南缘榆林市定边县原海子梁乡的石光银,一生都在同沙漠、同贫困作斗争,誓将沙地变绿洲,带领这里祖祖辈辈受风沙侵害、受贫瘠土地所困的乡亲们,拼出一条致富路。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定边县定边镇十里沙村党支部书记石光银。摄影/新华社记者 刘潇
恶沙不除,穷根难拔
“飞沙走石家无粮,人老几辈住坯房。满村光棍无婆姨,有女不嫁海子梁……”海子梁乡曾经流传的一段顺口溜,将过去这里的贫困情状展露无遗。
石光银的童年记忆里,漫天肆虐的风沙吞噬着庄稼和房屋,乡亲们总是被风沙撵着跑,父母无奈下带着他搬了九次家。7岁那年,石光银和邻家一个5岁的男孩虎娃在野外放羊时,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沙尘暴,昏天暗地里两个孩子被裹挟着失散。三天后,家人在30里外的内蒙古一个牧民家里找到了石光银,而曾经活蹦乱跳的虎娃却不知被风沙埋到了哪里,再也没有回来……这些痛苦的经历让小石光银恨透了风沙,立誓长大后一定要制服“沙魔”。
但制服“沙魔”哪有那么容易?世代饱受风沙之害的乡亲们都束手无策,石光银却偏偏要站出来“扭转乾坤”。“我们村自然条件很差,既有沙窝子,又有碱滩地。小时候吃不饱肚子是常有的事,像树皮、玉米芯子、糠、沙柳籽,这些我都吃过。”石光银说,一场风沙,能把新入地的种子吹得颗粒无存,把茁壮的秧苗吹得秆断叶无。就算是一般的年景,地里的庄稼也得种个三四茬才行。这让石光银坚信,如果不治沙,这里什么产业都发展不了,将永远陷在贫困的漩涡里。
终于,机会来了。1984年,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农民承包治理“五荒地”。“那会儿我在海子梁乡农场当场长,这在当时可是‘铁饭碗’,一个月能挣四五十块钱。但看到文件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想干的事情来了:治沙就是我想干、要干的事。”石光银要扔了“铁饭碗”去治沙!这在家人和乡亲们眼里简直是“疯了”,好多人嘲笑他是傻子、是“石灰锤”。但石光银认准的事儿,九头牛也拉不回!这一年,他同海子梁乡政府签订了合同,承包治理3000亩荒沙,成为榆林地区承包治沙第一人。
“恶沙不除,穷根不拔,我枉活一世!”从此,石光银一头扎进茫茫沙海,一心治理荒沙、植树造林,“我想要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就一定要把沙治住、林造起!”
1997年,石光银指着新承包的荒漠说:“两三年后,这里也是一片绿洲。”图/新华社发 陶明 摄
“愚公”治沙,如何“变现”?
要治沙致富,不是仅有一腔热血便可成事,资金、劳力短缺等问题都是横在石光银面前的“大山”。
在风刮沙动的荒沙梁上栽树,就是给沙窝里撒钱,撒出去容易、收回来难。但石光银只有一个心思:“治沙不光为个人,冒些风险也值,只要沙治住了,树栽活了,就是最大的贡献!”为筹措资金,石光银咬咬牙,顾不上妻女的哀求,把家里赖以生存的84只羊、一头骡子卖了。其他被说动一同治沙的乡亲们也纷纷变卖家畜,大家东借西凑,终于凑够了买树苗的钱。
就这样,石光银带领乡亲们在承包的3000亩荒沙地上全部栽上旱柳、沙柳、杨树。这一年天公作美雨水好,树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治沙首战告捷。随后,石光银又一鼓作气与长茂滩林场签订了承包治理5.8万亩荒沙的合同。但这5.8万亩荒沙中,有大小沙梁上千座,其中难度最大的特大沙梁——狼窝沙地形复杂,环境恶劣,地表温度夏季高达60多度、冬季低至零下40多度,要在这里把树栽活,难度可想而知。
为进一步扩大治沙力量,石光银贴出了“招贤榜”,号召十里八乡的百姓一起治沙,队伍迅速壮大。但这么多人,要是资金投进去没效益,让大家穷上加穷,他难以向父老乡亲交代。于是,石光银成立了新兴林牧场,把股份制引入治沙中,户户有股、按股分红,大大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
1986年,石光银带领乡亲们拉开了“大战狼窝沙”的序幕。那些日子,大家吃的是被风吹得又干又硬的玉米馍,喝的是沙坑里澄出来的沙糊糊水,住的是柳条和塑料布搭的庵子。风吹、日晒、沙烤,大家的脸都被晒得黢黑,嘴上起火泡,眼里布满血丝。然而,这年十多次六级以上大风致使栽上的树苗90%被毁,所有付出都打了水漂。石光银强忍着悲痛,鼓舞大家振作起来。第二年,他又带领大伙儿干了一个春天,但80%的树苗又被风沙毁掉。石光银不屈服,他意识到“治沙不能蛮干,也要讲高科技”,于是吸取教训,到其他地方学习治沙经验。1988年春,他带领乡亲们第三次奋战狼窝沙,采用学来的“障蔽治沙法”,终于取得了胜利,树木成活率达到80%左右。看到从沙窝里出来时如同“野人”般的石光银,妻子心疼地放声大哭。
就是凭着这种敢想敢干、坚韧不拔的“愚公”精神,石光银带领乡亲们硬是让肆虐的黄沙一步步向绿荫低头。但他清楚,要想持续推进治沙事业,必须“向沙漠要效益”。
经过几年的摸索,石光银及其团队研究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经营发展模式,带领当地百姓大力发展林草经济和畜牧产业,走出了一条集荒沙治理、苗木培育、畜牧养殖、休闲旅游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之路,先后办起秀美林场、百头肉牛示范牧场、三千吨安全饲料加工厂、林业技术培训中心、月牙湖旅游景点等10多项经济实体,把治沙与致富紧密结合起来。
如今,沙窝窝变成了“金饽饽”,百姓的腰包鼓了起来,大家治沙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更多沙海“愚公”聚集在一起,治沙与致富形成了良性循环。
2020年7月,石光银(右一)向十里沙村的贫困户了解辣椒收成情况。摄影/王鑫
扶贫帮困,共同致富
治沙最终是为了让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这也是石光银最大的心愿和奋斗目标。
从1997年开始,石光银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劝说定边白于山区最贫困的50户272人逐渐迁出大山,成立十里沙行政新村。他在已承包治理好的沙地上无偿给每户划拨3亩宅基地,带领他们打水井、盖房子、架电线、发展养殖业,逐渐走出了贫困。“山区生产条件差,老百姓吃水都吃不上,只有搬出来才能致富。且治沙造林也需要人手,他们搬过来在我们公司干活,也有工资保障。”石光银说。
在扶贫帮困过程中,石光银进一步意识到,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也是影响脱贫的重要因素。“治贫先治愚。我们这一代人不识字的多,像我一天书也没念过,就认识几个名字,吃了没文化的亏。但现在的娃娃要是还不识字,思想觉悟和文明素质上不去,再继续治沙造林就困难得多。”
看着当地很多适龄儿童没学上,石光银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自筹资金,先后建起荒沙小学和光银希望小学,解决了当地孩子上学难的问题。荒沙小学开学那天,沙窝里20多户全家出动,如过节般来到学校庆祝,石光银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除了吃住和教育问题,还有一件事卡在石光银心头。随着治沙造林的推进,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副产品品种多、质量好。但因为不通公路,车辆进不来,产品运不出去,大大制约了当地百姓致富奔小康的步伐。石光银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最终决定自己垫资500多万,修通了定边至海子梁的砂石公路,如今这条路也变成了群众口中的“致富路”。
数十年如一日,石光银就这样闷头治沙种树,一心一意带领大家脱贫致富。据不完全统计,石光银共帮扶300多户、1000多人脱贫,捐款捐物更是不计其数。
2020年7月,石光银(右三)同十里沙村村干部一起,查看合作社养牛情况。摄影/王鑫
“生命不息,治沙不止”
石光银的一辈子,与治沙种树牢牢绑在了一起。但所有与此有关的记忆里,他最不愿提起的就是2008年的植树节。就在这一天,石光银的儿子在从银川调运树苗的归途中意外发生车祸,不幸去世。然而安葬爱子后的第三天,石光银又义无反顾地出现在治沙的“战场”上,和往常一样扛苗、挖坑……在别人看来,石光银是敢与天斗、与地斗,敢将“沙魔”踩在脚下的英雄,但他同时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把对儿子的思念与不舍深深埋进心里,化为了继续治沙造林的强大动力。
三十多年来,他带领乡亲们历经千辛万苦,在25万亩荒沙、碱滩上种活了5300多万株(丛)乔灌木林,在毛乌素沙漠南缘筑起一条长百余里的“绿色长城”,彻底改变了“沙进人退”的恶劣环境,扭转了“因沙致穷”的千年困局。
如今,总有人劝年近七旬的石光银歇歇。但这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位“全国治沙英雄”,依然不改“全国劳动模范”的风范,语气坚定地说:“生命不息,治沙不止。我活多长时间,治沙就用多少时间!”
2018年3月,石光银(前排右二)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2018年,石光银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这之前,他已连任过多届省、市、县级人大代表。作为一名老党员、老代表,石光银始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人大代表要把人民装在心里头,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真正发挥好人大代表的作用。”石光银的话语中依然充满干劲,就像那仍在“成长”中的沙漠绿洲焕发着盎然生机。
策划:王萍、于浩、李小健
记者:王晓琳
石光银的家乡榆林市定边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植被稀少,沙丘连绵。自2019年起,石光银又支持当地村民新建了322座移动大棚,并流转200亩土地,在全村发展枸杞、蜜桃种植产业。
在新中国成立70年的奋进征程当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典型人物,他们在奋斗中昂扬爱国之情、在爱国中激发责任担当。眼前这片叫“狼窝沙”的土地,是榆林市定边县长茂滩林场上千个沙梁中最难啃下的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