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新冠肺炎疫苗研发进展如何?
何时能量产上市?
价格贵不贵?
有效性怎样?
记者围绕相关热点问题专访了刘敬桢
灭活疫苗预计12月底上市,年产量超2亿剂
“新冠肺炎疫苗研究实际上有5个路线,即全病毒灭活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以及核酸疫苗。其中,核酸疫苗即mRNA和DNA疫苗。”刘敬桢介绍,疫情发生后,国药集团集中精力在全病毒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两条路线上进行重点突破。其中,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两个单位在灭活疫苗路线上并行研究,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研究院则是在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方面进行研究。
刘敬桢表示,灭活疫苗,简单说就是先把病毒毒株分离出来,就像选“种子”似的,得选一个好“种子”;之后再进行繁殖培养,比如放大几十倍、几百倍等;然后再把这些活病毒杀死,使其失去感染性和复制力,但同时保留它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部分功能,最后经过纯化等工艺变成疫苗。相较而言,灭活疫苗研发速度快,但投入巨大。目前,国药集团已投入资金约20亿元,建设了两个P3(三级生物安全水平)生产车间。
“2月16日起,我们遵守国际惯例在大鼠、小鼠、豚鼠、恒河猴、食蟹猴、兔子等7种试验动物身上开展疫苗免疫原性研究,以验证疫苗的有效性。接着,我们开始进行小规模人体测试,之后进入了临床研究。”刘敬桢说,临床研究通常分为三期。其中,一期主要评价疫苗安全性;二期主要评价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同时探索免疫程序;三期主要在更大人群范围内评价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月12日,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冠灭活疫苗进入一、二期临床研究,6月16日公布了临床试验阶段性揭盲结果,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安全性好,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不同程序、不同剂量接种后,接种者均产生高滴度抗体;4月27日,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灭活疫苗进入临床研究,6月28日公布了临床一、二期阶段性成果。6月23日,国药集团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启动国际临床三期试验。这意味着我国在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技术路线上走在了世界前列。
刘敬桢表示,国际临床三期试验结束后,灭活疫苗就可以进入审批环节,预计今年12月底能够上市。预计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灭活疫苗年产量能达1.2亿剂,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的灭活疫苗年产量能达1亿剂。另外,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预计今年10月份能进入临床研究,一旦研发成功后就能快速大规模量产。
两针疫苗保护率达100%,价格不到1000元
除了关注疫苗研发进展外,人们也很关心疫苗的价格。那么,灭活疫苗到底贵不贵?
“灭活疫苗上市后,价格不会很高,预计几百块钱一针。如果打两针的话,价格应在1000块钱以内。”刘敬桢告诉记者,打一针疫苗,保护率大概是97%,抗体产生是缓慢的,像曲线一样在缓慢增长,一般情况下大概半个月可以达到能抵抗新冠病毒的水平;如果打两针疫苗,保护率能达到100%。
刘敬桢介绍,打第一针疫苗与第二针的时间间隔一般是28天,但特殊情况下可以同时打,左胳膊一针、右胳膊一针。一针疫苗剂量是4微克。
“我国14亿人不是人人都有必要打,比如居住在人口密集城市的学生、上班族等是有必要的,而居住在人口稀少的农村地区的人们就可以不用打。”刘敬桢说。
相关新闻:
新增确诊22例,在这几个地方!
8月17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2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上海14例,江苏3例,天津2例,陕西2例,广东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9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464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减少3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213例(无重症病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232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2109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8月17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595例(其中重症病例2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9642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487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807383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8473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7例(境外输入16例);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12例(境外输入4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56例(境外输入221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5055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4524例(出院3599例,死亡69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6例(出院46例),台湾地区485例(出院450例,死亡7例)。
陈薇团队获得国内首个新冠疫苗专利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消息,由军科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团队及康希诺生物联合申报的新冠疫苗专利申请,已被授予专利权,这是我国首个新冠疫苗专利。
该疫苗的申请名称为“一种以人复制缺陷腺病毒为载体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就是此前陈薇院士团队开发的腺病毒载体疫苗(Ad5-nCoV疫苗)。
根据专利摘要,该发明提供一种以人5型复制缺陷腺病毒为载体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该疫苗在小鼠和豚鼠模型上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在短时间内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
此外,该疫苗制备快速简便,可在短期内实现大规模生产用于应对突发疫情。
为抗击疫情,陈薇院士带领团队研发重组新冠疫苗,在国内和国际分别率先进入I期、Ⅱ期临床试验,验证了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该疫苗Ⅲ期国际临床试验正在有序推进。
据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报道,当前全球大约有250种候选新冠病毒疫苗在研发中,其中至少有17种正在临床试验阶段。
映象网综合自国家卫建委、光明日报、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