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 融媒热头条 > 正文

不负绿水青山 方得金山银山

2020年08月23日12:41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5034

  【实践者说】

  作者:夏明夫(河南省新县人民政府县长)

  我想分享四个小故事,同大家交流河南新县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经验与体会。

  我讲的第一个故事是一棵树的故事。新县地处江淮之间、大别山深处,是我国纬度最高的油茶产区。一直以来,我们坚持视山如父、视水如母、视林如子的生态理念,对全县所有天然林、公益林实施永久性商业禁采、禁伐、禁改,对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保护,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8.6%,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先后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置身新县,有山皆青、有水皆绿。也正因为老区人民的坚持坚守,才赢得了大自然的无私馈赠。时至今日,全县有油茶林30万亩,其中天然林20万亩,两百年以上树龄的近万亩,被列入全国首批100个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之一。都说高山云雾出好茶,其实高山云雾也出好油。因为地处神奇的北纬31°,根植大别山灵山秀水,这里的油茶接受了最充分的光照、最纯净的滋养,历经五季孕育,成就卓越品质。近年来,我们连续举办了两届大别山茶花节,在卖好油的同时也卖好“游”,打造集产业、文化、生态“三位一体”的赏花经济,全县油茶种植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达10亿元,带动3000多户群众年均增收万元以上,实现了“一粒油茶果,带富千万家”的效果,群众形象地将其比喻为“一亩油茶百斤油,又娶媳妇又盖楼”,油茶成为老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幸福林”“摇钱树”。这一切让我们感受到,守护绿水青山就是守护金山银山。

  河南省新县周河乡西河村景致 光明日报记者 张蕾摄/光明图片

  我讲的第二个故事是一个村庄的故事。新县田铺大塆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腹地的一个红色村庄。2013年以前,这里是清一色的土墙黛瓦,房屋错落有致、别有风情,但村里污水横流、垃圾成堆,牛栏猪圈乱搭乱建,有的地方根本无处下脚。像这种“藏在深山无人识”的村庄,当时在新县有几十处。从那时开始,我们痛下决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以传统村落保护为重点,先后实施了两轮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按照“持续就是好,干净就是美”的理念,推动产业、村庄、土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五规合一”,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不截断河流、不取直道路,不断提升农村“净”界,增加乡村“颜”值。像田铺大塆,从2014年开始,我们从“如厕”这个小细节入手,将脏乱的旱厕拆除,修建了统一标准的公共厕所;对所有村民的房屋进行改造,修旧如旧,美化村容村貌,并将红色历史融入自然体验。经过三年时间,昔日“泥头土脸”的小山村变成了古朴整洁的美丽乡村,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旅游。游客多了之后,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返乡创业,一间间民宿、咖啡馆、主题餐厅和手工作坊在田铺大塆扎根落脚。2019年,大塆共吸引游客100万余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500多万元。这启示我们,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美丽乡村就是美丽经济。

  我讲的第三个故事是一个农民的故事。这个农民叫张思恩,是新县周河乡西河村人,原来在北京打拼。2013年,新县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后,他回到老家,牵头成立西河农耕园农民专业合作社,把“慢生活,亲自然”的现代民宿理念融入乡村旅游,用传统的乡土营建技术改造村里的古民居,用现代的生活元素传承农耕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先后流转耕地386亩、山场4500亩,打造油茶、板栗、葛根等原生态精品农业,建设粮油博物馆、“古枫杨”咖啡室、星空帐篷酒店等旅游配套设施,将古风古韵的西河村打造成为现代化的3A级景区。如今,全村开办农家乐30余家、民宿旅馆27家,衍生出西河特色小吃、乡村柴火饭、根雕手工艺品等丰富的创业形态。2019年,全村旅游收入3000余万元,西河也成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成功实现了从“空心村”到“梦里老家”的华丽转身。在新县,像张思恩这样的返乡创业人员创办农家乐、民宿体验场所、休闲观光园359个,擦亮了“九镇十八湾”“赏花济”等乡村旅游品牌。生态文明建设好的乡村也是乡贤辈出的地方,如果能引导好这些青年返乡创业,鼓励他们用新思路、新理念盘活乡村生态资源,就可以将创意变为效益,把“生态资本”转化为“富民资本”。

  我讲的第四个故事是一个企业的故事。羚锐制药20世纪80年代末靠23.8万元扶贫贷款起家,主导产业是医药制造,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第一家上市公司。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以来,新县通过制定电价、水价、用地、用能、排污、信贷、税收等方面的差别化政策,倒逼企业绿色转型。羚锐积极适应绿色发展要求,把燃煤锅炉全部换掉、产能落后的生产线全部拆掉,开展绿色、智能、技术“三大改造”,打通从原材料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全产业链、供应链,2019年实现产值21.34亿元,仅在新县就纳税2.73亿元。作为一家扶贫起家、富民强县的企业,羚锐还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建设中药材示范化种植基地2100亩,辐射带动周边中药材种植近2万亩,累计帮助近万名群众增收致富。在新县,像羚锐这样的国家绿色工厂有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有7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有18家,“环保”“节能”“富民”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词。这也告诉我们,绿色发展不是降低了发展,恰恰是升华了发展。

  以上就是我分享的四个小故事,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作为欠发达地区,越是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刻,越要树牢“两山”理念,越要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越要向绿色转型要出路、向绿色创新要动力,让绿色经济释放发展红利、用生态建设助力全面小康,以高质量发展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画等号。

  《光明日报》( 2020年08月22日 05版)

文章关键词:油茶 慢生活 新县 乡村生态 金山银山 农民专业合作社 光明日报 故事 乡村旅游 2019年 责编:赵惠
5034

相关阅读 换一换

  • 【中国的脱贫智慧】全景vlog专栏《我的江西我的村》:赶着黄牛走上致富路

    视频简介在湖口县张青乡青龙村的产业扶贫基地,几十头黄牛悠闲地吃着草。这几十头黄牛可是青龙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这些优质肉牛养大后纯利润非常可观。除了养肉牛,江西省司法厅驻青龙村扶贫工作队还带领村民养鸡鸭鹅,养鱼,种了很多果树和油茶树。

  • 【地评线】桂声网评:油茶飘香帮致富 政策暖心助扶贫

    脱贫户石玉明曾经是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同乐苗族乡同乐村的油茶加工户,靠加工油茶成为当地比较富裕的农户。”  在脱贫攻坚的实践中,许多贫困山区正是依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因地制宜地开发扶贫产业,取得了非常好的脱贫成效。

  • 【决胜2020】河南信阳商城县:多元脱贫路,闯出别样新天地

    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 

  • 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光山召开

    11月16日,2020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在光山县召开。与会人员参观了光山县的司马光油茶园、诚信公司油茶种植基地、蓝天公司油茶种植基地、司马光油茶智慧产业园等地,了解观摩当地油茶产业发展情况。

  • 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记

    如今,信阳建成示范基地1952个,累计带动贫困户9.4万户,带动贫困人口30.2万人,带动贫困村860个,覆盖率93.5%,这片绿色的广袤山野上正不断生长出新的希望,生机勃勃。经过对油茶主产区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陈世法承包了近3万亩荒山荒坡,创办了光山县第一家油茶企业。

  • 江西:油茶种植让农户走上“致富路” 总产值将超2亿

    现在正值江西赣州、宜春等地的油茶采摘期。樟树市依托山地资源优势,采取“企业+合作社+农户”等方式,从资金、技术、土地流转等方面鼓励和扶持农户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目前,樟树市11万亩油茶喜获丰收,预计总产值将超过2亿元,油茶种植已成为农户的一条致富路。

  • 央媒看河南 | 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记

    如今,信阳建成示范基地1952个,累计带动贫困户9.4万户,带动贫困人口30.2万人,带动贫困村860个,覆盖率93.5%,这片绿色的广袤山野上正不断生长出新的希望,生机勃勃。经过对油茶主产区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陈世法承包了近3万亩荒山荒坡,创办了光山县第一家油茶企业。

  • 這五年,扶貧產業更興旺(“十三五”,總書記關心的這些事)

    原標題:這五年,扶貧產業更興旺(“十三五”,總書記關心的這些事)  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難在持續穩定。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考察時強調:“要堅持走綠色發展的路子,推廣新技術,發展深加工,把油茶業做優做大,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生態良好。

  • @第一书记,这首歌写给你听

    05:43  贾祥东从走村串户调查,到撸起袖子带领大家脱贫攻坚,终于改变了贫困山村的面貌。

  • 冲锋,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凉山州尽锐出战,综合帮扶工作队全覆盖,工作专班挂牌督战;跟时间赛跑,易地扶贫搬迁群众6月底前全部入住,贫困群众9月底前收入全部达标。这两天,江西万安县潞田镇寨下村脱贫户王才英忙着给油茶树除草、施肥,“技术入户,我也成了‘明白人’,油茶苗越长越壮实。

慢新闻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网传四川音乐学院封校?川音:假的!

推荐视频

i新闻

新闻推荐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网络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