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巴村全貌。皇甫万里摄
一大早,村民扎桑就忙活开了,这个勤快的工布藏族姑娘要去草莓大棚除草。
跟着她的脚步,记者来到一片整齐的塑料大棚,大棚里是正在培育的草莓幼苗。“这可是我们村致富的宝贝,”扎桑笑着说,“草莓成了摇钱树,生活越来越甜蜜。”
扎桑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巴宜区更章门巴民族乡久巴村村民,在她小时候,草莓可是个稀罕物。
村党支部书记多布杰介绍,久巴村共有28户123人。以前靠山吃山,村民收入主要来源靠砍伐林木、挖松茸等,收入虽然过得去,但基本上看天吃饭。相关政策变化后,不能再继续砍伐林木了,久巴村必须做出改变。
平均海拔约3000米的地方能种什么呢?村民们挠起了头。
多布杰介绍,2006年,村里试着种植西瓜、冬瓜、蔬菜等多种经济作物,然而收益不佳,村民们本就不高的热情受到了打击。
2007年,广东省第五批援藏干部来到这里,带领村民去四川、广东考察,引进了草莓种苗,还专门派技术人员帮助村里建起了草莓大棚、传授草莓种植技术。从这时起,久巴村开始发展草莓种植业。
“刚开始村民对于种植草莓很怀疑,我们村里的党员一边给村民做工作,一边带头先种起了草莓。第二年就丰收了,草莓的大丰收一下子让村民动了心。看到了效益,家家户户开始种起了草莓。”多布杰说。
为了不落下任何一个人,2009年,久巴村草莓种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挂牌成立,合作社吸纳16户贫困户60多人参与。2010年,久巴村实现每户一座温室大棚。靠着种植草莓,2016年久巴村全村实现脱贫。
3000米的高海拔给这里的生活带来了不便,但也赋予了这里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久巴村村委会主任旺堆说,久巴村的草莓又大又甜,“草莓在市场上售卖基本40元一斤,温室采摘50元一斤。”目前,久巴村有草莓种植大棚56座,每座温室的面积为0.8亩,年产量达56000余斤。
旺堆介绍,为了巩固脱贫成果,久巴村还兴建了“4+1”草莓大棚建设项目,新建钢架草莓育苗大棚10座。该项目由合作社组织全村群众以投工投劳的形式种植培育草莓苗,每年带动两户贫困户家庭有偿增收6500元。这10座草莓育苗大棚,不仅降低了草莓种植成本,还填补了林芝市草莓育苗领域空白,为今后打造草莓育苗-种植-销售完整的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我们今后要做大做强草莓育苗、销售、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另外尝试发展樱桃采摘园,打造农家乐旅游产业。”多布杰说。
如今,久巴村还种植了100多亩果树,包括苹果梨、苹果、樱桃、车厘子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来久巴村旅游的客人络绎不绝,原来的小山村成了林芝旅游的一张名片。
“男人出去跑运输,女人在家种草莓、种水果、忙茶楼,现在村内人人都找活干不愿闲着,村民变得更加勤快了。”多布杰说。“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147万元。这生活,比我们的草莓还要甜。”
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青龙山镇互利村的一些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村党支部书记付永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过去种玉米赶上好年景一亩最多也就300元,现在一亩甘薯加工成粉条能挣3000元,又打工又分红,日子越过越好。
“儿子分到乡里当老师,儿媳妇在会川镇务工,家里去年买了小车,收入一年比一年好。今年,董建新领办的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吸纳了80户建档立卡户,通过在食用菌大棚务工和入股分红的形式获得收入。
走进宁夏西吉县沙沟乡欣荣脱水蔬菜加工扶贫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行的标语——“车间设在家门口、脱贫就业好帮手”。马明介绍,合作社目前主要从事野生蕨菜、苦苦菜、蒲公英、苜蓿芽等野生菜脱水冷冻加工和生产包装。
走进宁夏西吉县沙沟乡欣荣脱水蔬菜加工扶贫车间,映入眼帘的是一行的标语——“车间设在家门口、脱贫就业好帮手”。马明介绍,合作社目前主要从事野生蕨菜、苦苦菜、蒲公英、苜蓿芽等野生菜脱水冷冻加工和生产包装。
南阳市桐柏县埠江镇付楼村党支部书记李健,多年前的一次意外失去了右臂,而他却用了八年的时间,从一个残疾贫困户蜕变为当地脱贫先锋,从一个普通党员成长为村党支部书记,自强不息让他实现了诸多身份的转换和超越。
焦作市中站区十二会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连红利:这条路是今年带领全村老百姓,拿着镰刀锄头,一点一点修出来的。焦作市中站区十二会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 连红利:俺这四个人,干啥的都有,之前我是跑大车的,回来的时候39岁。
11月7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石佛村,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岳西翠兰手工制茶技艺传承人冯立彬在茶叶合作社介绍制茶工具。” 11月7日,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包家乡石佛村,村民陈帮贵在自家茶园查看茶树长势。
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青龙山镇互利村脱贫户王洪岩在干农活(11月4日摄)。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8日电 题:互助互利,小甘薯带来甜蜜日子——内蒙古奈曼旗互利村闯出产业致富之路 ” 内蒙古自治区奈曼旗青龙山镇互利村村民安玲玲在直播售卖粉条(11月3日摄)。
题:互助互利,小甘薯带来甜蜜日子——内蒙古奈曼旗互利村闯出产业致富之路 ”付永久兴奋地说,互助互利让一个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未来的甘薯产业肯定越做越大,村民的日子也一定越过越甜蜜。
站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许家冲村村委会前的观景台,放眼南望,三峡坝区坛子岭下江水滔滔,巍巍大坝、高峡平湖近在咫尺。李文洪说,村民们走出家门,远离牌桌,来到广场上跳舞谈心,彼此矛盾少了,村干部又能插空宣传新政策,一举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