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这些关键点要一个一个抓落实、抓到位,努力在高基点上实现粮食生产新突破。
——2014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
茹振钢:世界碗装中国“幸福粮”,这是河南人的执着追求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王姝/文 沈翔/图视频 崔瑞渊/剪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就经济而言,黄河流域是重要的粮食、能源基地,而河南省是全国第一小麦生产大省,产量占全国的1/4,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方面意义重大。
茹振钢,一位被国人称为“麦爸”的河南小麦专家,主持承担了多项省级、国家级研究项目多项,主攻抗病虫优质小麦的新核型创建与基因工程育种等尖端技术,相继培育并推广了家喻户晓的百农系列小麦品种——百农62、百农64、百农160、百农矮抗58等,解决了高产与抗病的关键问题,累计种植上亿亩,增产效益达20多亿元,为黄淮麦区的小麦生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庄巧生小麦研究贡献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全国创新争先奖……数不清的奖励背后,是茹振钢39年下麦地、做科研的行动,是作为学者和师者的担当,更是他理解的不屈不挠“黄河精神”的生动实践。
从“头疼治头”到“防患于未然”
对茹振钢的采访约在“七月流火”的夏秋之际。他刚从北京赶回河南科技学院的小麦研究中心,在电话中和科研人员讨论建立合作平台:“我们(做研究)不能光看一人、一个团队,要看的更广泛、更长远。”
行动麻利、声如洪钟,洋溢友善的笑容,是这位小麦专家给人的第一印象。办公室,除了桌上标着不同名字的小麦种子和成品、各种奖杯奖章,还放着小麦模型的花束——这是小麦专家的浪漫。
半个月前的七夕,茹振钢从信阳参加全省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回去,妻子原连庄给他下了一碗手擀面、炒一盘翠绿的小白菜。这份看似朴素的“礼物”,却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这碗手擀面,是用茹振钢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百农4199’磨的面粉;小白菜则是作为蔬菜专家的原连庄培育的新品种。
茹振钢告诉记者,近期主要专注杂交小麦的相关研究。 “就像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父母亲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孩子的发展,我们就是要为杂交小麦奠定很好的亲本基础。”他向记者解释。
作为一名从事小麦研究近40年的专家,茹振钢对小麦研究的变化感受颇深。“以前都是生产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现在的研究经历由点到面、由面到立体,着力解决当下和未来有可能出现,在生产、加工各个环节的问题,有哪些限制性瓶颈研究。所以,现在育成的品种更完善。”他告诉记者,现在的小麦品种,被称为“智慧型品种”——抗旱、抗涝、抗病害,遇到大风大雨抗倒,加工时磨出粉率高,能够“吃出喷香”、“吃出幸福感”。
在研究仪器方面,茹振钢说,以前使用的主要是“四大仪器”:牙咬、眼瞪、一杆秤、外加一个放大镜,而现在的仪器非常全面。
技术上质的飞跃,使得核心成果产生的快。“以前在实验室小麦一年成熟一次,培养一个品种至少八年,推广往往是四五年后,具有滞后性,现在的效率相当于以前的四五倍。”茹振钢说。
小麦人工气候室里,在温度、光照等充分条件下,不同品种的小麦无声生长。茹振钢告诉记者,这里的小麦可以达到一年加代4到5次,这样就能及时将品种放到试验田进一步观察。水平更高、速度更快。
“培养一个助手比培育一百个品种都高兴”
在河南科技学院,茹振钢的小麦科研创新团队共有38名成员,包括5名教授、18名博士,分属遗传育种、栽培生理、分子生物学等方向。2015年,这个科研团队被评为农业部“小麦育种科研创新团队”和“河南省小麦高光效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创新团队”。
“随和”、“有趣”是实验室的几名博士对茹老师的评价。提到团队,茹振钢十分欣慰:“很我们一样,很多农业科研团队都在蓬勃向上发展。年轻人反应更敏捷,创造力更强,原创成果越来越多,一代更比一代强。”
“培育一个助手比培育十个、一百个品种都高兴,年轻有为、敢想敢干,对于国家和民族是好事。”茹振钢认为,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要传承的不仅是科学技术,更要传承科学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创造力更加丰盈,这是最应该庆幸和自豪的事情。
小麦种植已经实现100%机械化,要让更多人吃上“幸福粮”
中国是全球第一产粮大国、第一粮食消费大国,确保粮食安全,是中国对世界粮食安全的最大贡献,将对世界粮食安全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
如何走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安全之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藏粮于民”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出的答案。
对于茹振钢来说,让大家的饭碗装上“幸福粮”是他的毕生愿望:“保证粮食安全,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建设高标准农田,促进高质高产。”
“除了藏粮于技,我们还做到藏粮于地。”他告诉记者,如今国内好多地方储备着地力,没有充分投入生产,因此我们要对祖国的粮食安全放心。“我们培育推广品种,一定要和农业机械有效结合,用机械化代替劳动力,提升生产能力。比如小麦种植已经实现100%机械化,玉米基本实现机械化,能用更少的土地生产更多的粮食。将不适宜种庄稼的土地退耕还林还巢,发展旅游区、生态区,促进良性循环,走向生态更加秀美的发展道路。”
让更多农民从土地解放出来,变成专业户、农场主
经历过三年自然灾害,茹振钢对“饥饿”记忆犹新:“小时候,如果有个孩子在吃馒头,我们就会不自觉的靠近,就算闻到麦香,也是高兴的。”
粮食的短缺,使得人们格外珍惜粮食。茹振钢告诉记者,小时候吃馒头时,家人会把掉下的渣子收集起来吃,要求吃饭必须端坐,否则是对劳动成果不尊重。节约粮食的习惯,他和家人一直保留着。
“珍惜粮食是一种良知。世界还有很多人吃不饱,我们要居安思危,省出粮食让吃不上的人有粮食可吃,让生命受到威胁时有粮源。科学家、农民、面粉加工者等等,都为粮食付出了大量心血,我们应该给予感恩。珍惜粮食是一种美德,人和大自然不良环境抗衡中养成的习惯,一定要传承,最好一粒粮食都不要浪费。”茹振钢说。
要“节流”,更要“开源”。为了促进小麦生产,茹振钢走遍了全国乃至世界上的主要小麦产区。三九寒天,他蹲在寒风刺骨的麦田里,查看苗情,选优去劣;为摸透麦子耐高温、耐干旱习性,他站在麦垄上一看就是一天,复查筛选小麦品系;为确保科研数据的完整准确,几十亩的试验小麦,他坚持手工脱粒,一干就是一个月。有“黄淮第一麦”之称的“百农矮抗58”,填补世界杂交小麦空白的BNS型二系杂交小麦,都是这样一点点培育出来的。
一边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边是促进农民致富增收,这是茹振钢的“顶天立地”经。除了送种子、送技术,他十分注重理论向社会与经济效益的转化。“要用农业的比较效益、实际效益引领未来发展,让更多农民从土地解放出来,变成专业户、合作社农场主,从事深加工、服务业。要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品种,用更少的人生产更多粮食,就要求我们培养科学水平高、执行能力强,能进行规模化、节约化生产的新型职业农民。”茹振钢希望,让农业变成人们干着愉快的事情,成为能让人“活到100岁”的健康产业。
“不屈不挠”的黄河精神融入到每个河南人的骨头里
与小麦“交手”的三十多年,茹振钢一次次感受到,黄河流域的人们不易与坚持。“黄河流域人口集中,特别是黄土高原土壤瘠薄,缺水、缺肥、水土流失,生产不容易。人们为了生存,形成与天斗、与地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影响到现在,黄河流域人干事创业要用尽百分百力量。这种拼搏和创造的精神融入到每个人骨头里,我认为这就是黄河精神。”茹振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