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 余璐)15日上午,国家林草局举行第四季度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森林旅游发展及助力脱贫攻坚相关情况。国家林草局生态旅游管理办公室主任张健民在会上表示,“十三五”以来,我国的森林旅游事业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60亿人次,平均年游客量达到15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5%。
森林旅游产业规模快速壮大
在“十三五”开局伊始,随着《关于大力推进森林体验和森林养生发展的通知》的下发,我国森林旅游逐步摆脱以观光旅游为主的森林旅游传统模式,各地积极探索发展森林旅游新业态。森林体验、森林养生、森林疗养、自然教育、山地运动、冰雪旅游、森林马拉松等新产品百花齐放,森林旅游有效供给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张健民介绍说,2016至2019年,森林旅游产业规模快速壮大。2019年,全国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18亿人次,占国内年旅游人数的近30%,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75万亿元,森林旅游成为我国林草业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极具增长潜力的绿色产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森林旅游在践行“两山”理论、巩固林业改革发展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助推美丽中国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张健民谈到,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要求在贫困地区建设一批国家森林步道。国家林草局结合我国的国情、林情,依托大林区、大山区推动国家森林步道发展,共公布了3批12条国家森林步道名单,步道总长度达到22000公里。
“自2015年以来,通过五年的努力,中国森林旅游节成为展示和交流森林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践行‘两山’理论成效的一个重要平台。”张健民补充道,随着森林旅游事业的日益壮大,森林旅游正成为地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全社会共同关注、合力推动森林旅游发展的良好势头正在形成。
发展森林旅游 开辟贫困地区增收新通道
“脱贫的潜力在山,增收的希望在林。”我国60%的贫困人口、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分布在山区林区沙区,我国近50%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分布在贫困地区。
“贫困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公众体验大自然提供了良好的资源条件,也为发展森林旅游奠定了良好的资源基础。”谈及森林旅游在扶贫工作中的优势,张健民表示,森林旅游具有就业门槛低、参与方式多样、基本技能容易掌握等特点,而大多乡村贫困户谋求增收的主要瓶颈是缺乏专业技能、抗风险能力弱,发展森林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打开了贫困地区利用森林等自然资源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实现增收的通道。
“近年来,国家林草局把引导发挥森林旅游扶贫作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方面,组织开展全国森林旅游助推精准扶贫摸底调查,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森林旅游扶贫调研、举办旅游扶贫培训。另一方面,陆续推出了一批位于贫困地区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县、新兴森林旅游地品牌和特色森林旅游线路。开展贫困地区森林旅游扶贫成效、潜力评估及发展策略专项研究,对森林旅游扶贫的成效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总结。再一方面,派出专家组对位于贵州、广西的4个定点扶贫县就森林旅游发展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和技术指导,以及推出了一批全国森林旅游扶贫典型案例。”张健民如是说。
以森林旅游为抓手 助力乡村振兴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出台,“森林旅游扶贫工程”被列入旅游扶贫的重要内容。自此,发展森林旅游成为林业扶贫“四精准、三巩固”总体思路中的“三巩固”之一。
记者了解到,据2016年的摸底调查结果,全国依托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约35万户、110万人,年户均增收3500元。截止2018年底,通过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上升到46.5万户、147.5万人,受益人数占贫困人口的9%,年户均增收达到5500元,森林旅游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总体来看,‘十三五’时期森林旅游在林草扶贫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张健民表示,在新的发展时期,随着森林旅游产业的不断壮大和提质增效,森林旅游的带动能力势必进一步增强,它不仅是林草部门深入践行“两山”理论、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的有效途径,也必将在林草部门助力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更重要的作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12月6日发布,全国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面积目前已达6亿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超过9000亿元,从业人数超过3400万。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
通过整合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全面推动森林旅游产业发展,带动旅游经济快速提高,实现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整体提高。贫困地区依托当地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民族资源、文化资源等,打造个性化森林旅游产品带动扶贫。
青山掩映,流水潺潺,雨后的重庆市南川区山王坪镇庙坝村弥漫着宁静祥和的气息。”夏春学告诉记者,1992年,程坤祥率先在村里种植了2亩黄连,取得丰收后开始发动村民们种植,带领庙坝村迈出了产业发展的第一步。
跨省游市场恢复后,宁波市象山县推出了“北纬30度,最美海岸线”亲子赶海季系列活动,吸引游客前来探秘海岛、赶海驾帆。”喀斯特(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李建国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来,景区特别注意疫情防控,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旅游体验。
在森林旅游发展中,不少地区念好“绿”字经,写好生态文章,守护绿水青山,依托生态资源探索出一条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测算,2018年通过森林旅游实现增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达到46.44万户、147.5万人,年户均增收5526元。
《公报》显示,2019年我国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年共完成造林706.7万公顷、森林抚育773.3万公顷,种草改良草原314.7万公顷。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4个国家公园完成总体规划编制。
河南首批森林特色小镇名单出炉,看看都在哪儿!
28日上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9中国森林旅游节的相关情况。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表示,森林旅游是我国林业草原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长期保持着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
8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了9项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政策举措。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23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说,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动国有景区更大范围、更大力度降价。
政府发包,工程造林;林地流转,公司造林;部门包保,义务造林;依托林场,专业造林……湖北省2018年启动的“精准灭荒”3年行动,通过推动造林主体和投入多元化,已为71.78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