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消除贫困是人类共同的使命,也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全球性挑战。
联合国提出2030年,全球终结极度贫困,而中国决心提早十年。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的民族,我们更加注重摆脱贫困。
中国扶贫,彰显着东方人的智慧。
既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
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
筑牢文化文明之基,补足信仰精神之钙,引领脱贫发展之舵,这是扶贫攻坚系统工程中文化脱贫的责任与担当。
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不断在文化民生领域“做加法”。
“乌兰牧骑+”带来脱贫强效应,惠民演出全覆盖,百团千场下基层。数字文化走进蒙古包,非遗带动致富新模式。文化扎根生活沃土,成为金色草原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文化陕西 留住根脉
八百里秦川文武盛地,五千年历史古今名城。
作为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省积极探索特色文化产业扶贫之路。巧娘“编”出新生活,非遗焕发新生机;安塞腰鼓舞起来,传统表演助力打造黄土风情旅游首选地。
灵秀湖北 楚楚动人
荆楚文脉博大精深。这里,屈子涉江行吟,东坡赤壁歌赋,红旗漫卷尽勇毅,一壶浊酒尽风流。
十堰房县,家家酿酒,户户卖酒。千年黄酒带动脱贫致富,文旅融合实现乡村振兴。兴山打造“两山理念”样板,县内县外协同发展、山上山下融合共进。
湖南如此多娇
锦绣潇湘,伟人故里,湖南如此多娇。
那一年,十八洞开,风起苗寨。一场精准扶贫的大幕从这里开启。依托贫困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湖南省大力推动文化与农业、旅游等相关产业交叉融合发展,助推精准扶贫。
天府三九大 安逸走四川
古蜀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蔚为大观。
近年来,四川省在道德引领、移风易俗、文化浸润等方面下足功夫。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非遗扶贫工坊带动贫困户走上致富路,“互联网+”新兴业态,成为百姓增收的重要方式。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厚重历史,丰满地镌刻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上,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激活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秦大地,黄河之畔,传承革命之光,为决胜脱贫而战。巧娘“编”出新生活,非遗焕发新生机;安塞腰鼓舞起来,传统表演助力打造黄土风情旅游首选地。“决战决胜谱新篇·文化扶贫在行动”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陕西,央视网推出一分钟微视频,快看三秦大地如何深挖文化宝藏,激发脱贫攻坚新动能。
三秦大地,黄河之畔,传承革命之光,为决胜脱贫而战。巧娘“编”出新生活,非遗焕发新生机;安塞腰鼓舞起来,传统表演助力打造黄土风情旅游首选地。“决战决胜谱新篇·文化扶贫在行动”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陕西,央视网推出一分钟微视频,快看三秦大地如何深挖文化宝藏,激发脱贫攻坚新动能。
“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作为渭南市唯一一家专一的核桃深加工企业,渭南市桥南镇谦顺天然特产有限公司采取企业+合作社+电子商务+农户+贫困户+旅游的运作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通辽市总面积59535平方公里,总人口313.32万,其中155.85万为蒙古族,这里也是全国蒙古族人口居住最为集中的地区。现在的庙屯旧址保留了18座具有安全保障的土房,街道、院落和房间的所有设备设施也全部保留原样,展现的是最原生态的农村风貌。
“来这里已经一年多了,从开始什么都不会到现在蒙古族刺绣、手工编织都可以做,每个月还多了一份收入,我的生活正在越来越好。“通辽巧娘”自成立以来,培训妇女1万余人次,其中建档立卡妇女800余人次,引领贫困姐妹通过手工技能促进脱贫增收,打造出了一个“培训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的脱贫新样板。
山西大同广灵县位于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属于深度贫困县。而在整个广灵县,已经建有扶贫车间109个,涉及制衣、编织、食品加工等37个门类,带动近3000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山西大同广灵县位于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属于深度贫困县。而在整个广灵县,已经建有扶贫车间109个,涉及制衣、编织、食品加工等37个门类,带动近3000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一张小桌,一把矮凳,柳条在指间飞舞,绞、勒、砌、缠,一件件精美的篮、筐、盘、篓就在欢声笑语中制作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