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天仪、地动仪、候风仪等仪器都曾安放在灵台上。 (资料图片)
昨日,记者从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获悉,市文物局提交的《关于报批汉魏洛阳故城东汉灵台遗址保护展示工程设计方案的请示》和《关于报批丝绸之路申遗遗产点汉魏洛阳故城太学遗址保护展示工程立项的请示》已获得国家文物局的正式批复。这预示着,汉魏洛阳故城礼制建筑区遗址保护展示详细性规划项目正式立项,灵台、太学等东汉礼制区内的一系列著名遗址点将启动新一轮的保护和展示工程,我市也因此将再添一处新的考古遗址公园。
礼制建筑区遗址是汉魏洛阳故城的重要部分
提起汉魏故城,人们首先想到位于白马寺附近的宫城区。近年来,随着阊阖(chāng hé)门、铜驼大街等保护展示工程的完工,宫城区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
但事实上,位于城南郊的礼制区也是汉魏洛阳故城十分重要的一部分。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书记孙红飞介绍说,汉魏洛阳故城礼制建筑区位于现在洛河南岸佃庄镇岗上村与太学村之间,整个遗址区东西约2000米,南北约500米,形状不规则,总占地面积约1500亩,在这一范围内,由西向东依次分布着东汉灵台、明堂、辟雍、太学遗址。
孙红飞说,早在2007年我市启动汉魏故城大遗址保护工程时,市文物部门就向国家文物局递交了对灵台、太学等礼制区建筑进行保护的建议,并请有关部门对其中的一些项目进行了规划设计。
“由于汉魏故城的整体保护区域比较大,近年来的工作重点一直放在宫城区的保护和展示上,礼制区的保护展示工作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孙红飞说,随着伊滨区的开发建设,被纳入伊滨区范围内的礼制区的保护展示工作也因此被提上议事日程。
我们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白马寺汉魏故城文物保管所再次向国家文物局递交了申请,希望对东汉灵台遗址和太学遗址进行保护展示。没想到,国家文物局很快就给予批复。
我们注意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文件中特别强调:灵台、明堂、辟雍和太学是汉魏洛阳故城的重要礼制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做好汉魏洛阳故城礼制建筑区域遗址的保护展示工作对汉魏洛阳故城的整体保护和展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家文物局的这一批复,预示着东汉礼制区的保护和展示工作将正式启动,这同时也意味着,在汉魏故城宫城区考古遗址公园的附近还将增加一座新的考古遗址公园,即礼制区考古遗址公园。”孙红飞说。
申请获批后,礼制区的保护和展示工作也将正式进入具体的实施阶段。
孙红飞说,汉魏故城礼制建筑始建于东汉初,曹魏、西晋沿用,经过1500余年,现地面仅存高约8米的灵台遗迹,其余建筑遗迹均被埋藏地下。其中,灵台遗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观测台遗址,东汉著名科学家张衡在这里发明了享誉中外的地动仪、浑天仪。“以这四个建筑为重点的东汉礼制区对于人们了解东汉的政治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成考古遗址公园后,不仅能成为我市大遗址保护工作中一个新的亮点,对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也将起到助推作用”。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