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敏感话题不回避的姿态,体现出难得的执政自觉,必然营造出互信的良性生态。
在14日的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中,面对“王立军事件”、“吴英案”、“僧人自焚”“房价越调越高”等敏感话题,温家宝总理坦然回应,诚恳的态度,得到舆论认可。
正视沉疴、广开言路,俨然是此次两会的重要底色。部长道歉,地方政府官员“拿自身开刀”,代表委员敢碰热点,诸如此类,无不契合了“共商国是、敢于纠错”的政治内涵,展示出应有的公共担当。
不少看似敏感的话题,逐一坦诚公开回应,它迎合公众对政务公开的期许,也扩充了公共平台的言说空间。“脱敏”之后,非但没激起攻瑕索垢,反而广受赞誉,增加了政府公信力的筹码。
与政务透明化反向对峙的“信息封锁”,制造公众的认知盲区,也增添了官民间的信任隔阂。
信息时代,人人“都是通讯社”的情境,也构成对信息公开的强势倒逼。公开与否,已非双项选择题,而是既定之势。在公民知情权滋长的现实土壤上,浇灌“公开”的养料,方能助公信果实的生长。
毋庸讳言,充盈期待的舆论气候,改革亟待深化的现实处境,都激发了政府不遮不掩、勇面质疑的决心。可以肯定的是,不回避的姿态,显示了决策者对时事的洞透,也体现出难得的执政自觉。它对民众监督意趣的对接,必然营造出互信的良性生态。
热点事件“脱敏”虽是起点,可它却不异于一种契机,激活制度修复,助推改革步履。这种联动效应,让人期待。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