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评论 > 正文

高考冲刺缘何总是不“最”不归

2012-06-08 07:49 来源:红网

  又是一年高考时,高考冲刺收官阶段已经结束。回顾高考冲刺阶段的画面,自然是与“最”相连。家长最爱,学校最“狠”,考生最苦,媒体话题貌似最关注。等等之最状,不一而足。

  言及家长之“最爱”,自然众所周知。一般而言,若谁家有子今高考,那常常就是全家“戒言”备战,以做孩子之坚强后盾。从此冲刺阶段里孩子吃的、喝的、用的就能体现为人家长之最爱了。甚至,家长念叨着如何给孩子大补恶补,是常出现的事情。

  说学校“最狠”并不是贬义,因为正如学校自己陈说:出发点也是为学生好。但有些学校此阶段课时之多,让人瞠目结舌。课时上,上午四节,下午四节,晚自习再来四节。并且,高考倒计时的牌子,一定要摆在考生一抬头就能看到的地方。

  而说到考生最苦。看看前面两个群体所给的外因自然可见一斑。对考生自己而言,恐怕诸苦都莫大于心苦了。看着书和卷子堆在桌上渐渐可没其头,而时间一天天走,“压力山大”便是其使用的高频词汇了。再说到媒体,几乎每年这个时候,高考都会成为新闻。近几年,笔者还没看过《新闻联播》停播高考的情况。反而看到某些电视频道做“高考专题”的次数倒是不少。

  其实,高考之“最”中,有些最象不应该存在。它们让高考看上去过于痛苦化了,也让考生忘了可从高考上感受到高兴快乐的因素。高考不仅是一个底层人士实现由下向上流动,考上好大学改变命运的通道,他还更是一个孩子增长人生阅历,真正走向成人的重要机会,是最好的成年礼。这样的成年礼能给孩子学会如何独立面临考验和实现心理问题自我“救赎”的机会,让他们长大成人。可是有些“最像”消减了高考的这一意义,过多的关注增加了考生的压力,使得考生忘却了高考对其塑心的效果。故而,在高考结束后,考生可能会现出这样的怪状:扔书的,撕书的,甚至于烧书的都有,呈现有如刚出囹圄,重见天日之疯态。

  值得一提的是,此也缘由我们国家正在处于转型期,各方面都有着矛盾的体现,人们也往往面临着心灵与头脑的冲突。比如说,很多家长心里自然是心疼孩子的,但考虑到社会竞争之甚,家长的头脑往往就渴望在高考冲刺阶段让孩子“非正常人”化了。也确实,在目前的中国,有一些事,想起来让人不放心,看着别人家做,自己家不做便不甘心,可能一做就灰心,但是一觉醒来,还是不死心,于是别人家怎么做,自己家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其实,只有当社会诸群体真正不再只是把高考当做考知识和解题技巧的一种选拔考试,而是把它当成一个考生独立处理问题的成年礼来关注时,高考的意义才会增益。而这种好现象的出现,就必须先少些“最象”,有些群体该自控些,别老是“不最不归”。(文峰)

责编:安文靖
0
我要评论
用户名 注册新用户
密码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