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滑坡、塑化剂……一起起牵动老百姓“神经”的热点事件,事故责任追究渐无音讯,事件调查雾里看花。在网络资讯发达的今天,对于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多数地方选择“迅速表态”,然而这“迅速”的后面是否真的出于“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任的交代”?(1月21日新华社电)
据网络舆情研究的数据显示,网络时代的重大网络公共事件,公众关注的周期约17天。这17天伴随着事件的发生、发酵、回应、披露和处理,这一过程中,公众关注的兴奋往往会随着知情渐而满足而渐次疲劳,并随着新的热点产生而转移。
网络公共事件是通过舆论倒逼来解决问题,事实上就赋予了解决问题的被动性,并且很多问题并不只具有个别特征,而是带有行业或者领域的共性问题。越来越多的地方,把应对网络热点事件,视为了危机公关,出发点是将事件的影响控制到最小的范围和程度,处不处理及如何处理,只是应对关注的一个方面,甚至有时责任追究 “弃卒保帅”,也不过是敷衍舆论,堵住悠悠众口的手段。
不难看出,网络公共事件重回应轻处理,其实是当下权力治理、社会治理常态惯性的延续,舆论的压力之下,依然有弹性十足的选择空间,充分表明权力监督与公共治理制度修补机制的缺位。关注的冷了,事情就了了,就是机制缺位之下,形成的惰性处理文化。显然,对于公共网络热点事件,“给人民群众一个真诚负责的交代”,并不简单取决于一个地方的态度,以及领导的好恶。所以,更多的机制应该建立在政府及部门权力责任的落实上面,配套权力监督和问责机制,找得到惩治的标尺,用责任体系、问责机制支撑起责任政府。总之,热点关注要有“画句号”的机制,只有常态的处理机制完善了,非常态的舆论监督才会更有力。(木须虫)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