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目前正在央视黄金强档热播,从目前各方面的反应来看,不仅收视率迅速攀升,广受好评,而且引发争议,甚至不少非议,网上曾有人大代表因为细节真实问题建议停播的帖子也广为传播。
衡量一部电视剧的标准,不仅看收视率,还得看接受率、欣赏率。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好的作品,不可能没有争议或非议;但没有争议或者只有非议的作品,肯定不是一部好剧。而且,因为见仁见智或众口难调,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可能没争议。
因为工作时间以及神剧太多的原因,近来有时间就上上网,电视剧我是很少看的。即以《邓小平》为例,迄今为止,只在12日晚上看过一集。但是就是这一集,却吸引了我。这不仅因为我是这个时代的经历者,邓小平恢复高考政策的受益人,有重温历史的喜悦和探求幕后真相的欲望,更重要的是,是剧中的细节和故事,或者说马少骅扮演的小平的风采,把我深深吸引了。
马少烨的邓小平演得像不像呢?网上说不像的声音不少。客观地说,确实不太像,毕竟,他不是小平本人,只是个扮演者,要求他又像,又演得好,是苛求。但在我看来,演孙中山专业户的马少骅,不仅形似,神更似,如果打分,7分形似,越看越像,9分神似,活灵活现。
虽然我没见过小平,但作为一个新闻人,看到过许多邓小平的影像视频,用马少晔的表演作比对,简直太像了。作为一个演员,不仅有突破,而且有超越,就连邓小平的家人,也说“老爷子还行哈!”,这就是最高的评价。
这只是一个铺垫,不是我今天表达的主题。我的意思是,邓剧在央视黄金档的播出,有多重现实意义。
首先,抓住了褃节(褃节意即节骨眼--编者注)。众所周知,今年是邓小平诞辰110周年。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上播出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后重大历史转折关头的所作所为,无疑对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是最好的怀念。正是因为邓小平,中国才从积贫积弱的穷国,走上今天的繁荣昌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吃水不忘挖井人,播出邓剧,只不过是国民应该感恩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改开35年,成就卓越。但是不容否认,随着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我国的发展又面临新的褃节,各种难缠的问题需要破解,各种难啃的硬骨头需要去碰。毫无疑问,解决这些问题,一靠人民,二靠勇气,三靠智慧,需要齐心协力。这些能量,更需要从一代伟人身上汲取。
其次,处在新关头。看了邓剧以及相关报道,我觉得,面对文革那样一场浩劫,那样一个乱世,或者说,站在当时经济和法制的废墟上,邓小平以及老一辈革命家在百废待兴的重大历史关头,要治理这个国家,使之尽快步入建设和发展轨道,必须靠他们的精神、气魄、能力和魅力。换句话说,历史转折时期的邓小平,实现天下大治,必须靠人治。
中国的历史就是这样奇怪,不管在哪朝哪代,如果选对了一个人,像孔圣人说的,五百年必有圣人出,遇到了一个明君,对百姓来说,那真是洪福齐天。在多灾多难的中国,遇到了昏聩的帝王,那是百姓的悲剧;在文革结束后遇到了一个邓小平,那是中国人的万幸。至少,他让中国人民富了起来,有衣穿,有饭吃,还有了国际地位和做人的尊严。谁否定这个,谁就是数典忘祖,没良心。
如果说,邓小平所处的时代必须人治的话,那么经历了改开35年后半程的人治与法治并存的阶段,到了今天,面对着很多腐败的硬骨头,垄断的利益集团,摆在习近平这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法治。铲除了周永康、徐才厚等人还远远不够,必须筑牢根基,制度反腐,依法治国。
据媒体报道,在习近平崇敬的人中,邓小平是其中一个。他履新后的第一站就是深圳,并坚称改革开放,强调胆子再大一点,对邓小平有三个认同即道路认同、理念认同、情感认同。邓剧的播出,既反映了顶层继承邓小平遗志坚决改革开放的决心,也契合了中央在新的历史关头不辱使命、勇毅前行的深意。而这,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与思考。(韩睿)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