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已批准建立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同时,撤销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其职能并入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这意味着公众熟悉的“全国假日办”也随之撤销。
成立“假日办”的初衷,是保障国民的休假权,推动旅游经济发展。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目的应该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只是随着国民收入的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增长,假日办式的拼凑假期思维,已经很难满足当下国民的休假需求。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人的实际休假的确也少的可怜。以此而言,告别“假日办”,不仅仅是撤销一个机构,更应成为一场休假扩权的开始。
至于如何寻求突破口,毫无疑问落实带薪休假是关键。因为单从法定节假日来看,中国并不少。中国休假缺就缺在带薪休假,根据相关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如果从“法定最低带薪休假”来看,不仅仅低于西方国家,甚至落后于多数国家。美世公司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最低带薪休假全球倒数第三。联系到现实,不少公司根本没有落实带薪休假,国民实际休假天数更难言乐观。因而,在后“假日办”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即是如何全面落实国民带薪休假制。
现在距离《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落实国民带薪休假”还有五年多的时间,但从落实配套制度来看,情况仍不容乐观。从市场关系而言,职工与单位很难说真的平等。怎样休假,休多少假,大多由用人方决定。一些企业如果不履行带薪休假,职工也只能用脚投票。但在生活的压力下,能有几人为了多几天假期,实施一次说走就走的“辞职”?解决这一难题,不能仅仅靠个人的休假自觉,更应从制度上给予普通职工话语空间。也就是说,如何监督企业落实带薪休假,接受员工投诉,应该成为劳动保障部门的一个工作职能。
如何告别“假日办”,这是后“假日办”时代最应该思考的话题。毕竟,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国民休假亦很重要。它不单单能使公民放松身心更好地投入日常工作,也能达到拉动旅游经济的作用。“假日办”的职能并入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不能说没有这一重考虑。只是旧时“假日办”是以调休拼凑黄金周实现对旅游经济的拉动。时过境迁,“假日办”这种拼假模式带来的弊病:交通拥堵、景点负担过重,已容不得忽视。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又保障休假福利,需要更高规格的联席制度以落实写在纸上的权利——带薪休假,为努力方向。唯有沿着这种休假扩权的思维,理顺落实带薪休假的各级监督机制,全面打通带薪休假的执行障碍,提升国民休假福利与推动国民旅游休闲才能成为可能。(杨兴东)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