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毕业艺术照480元,参加幼儿园小朋友告别聚会280元,互换荧光笔等小礼品120元……刚过去的周日,北京妈妈杨女士在家庭账本上认真地记录着这个月“多出”的开销,一共880元。多出的花销她觉着挺意外:“这是孩子幼儿园毕业的开销,完全没想到这小人儿离开幼儿园要这么隆重。”记者调查发现,如今幼儿园五花八门的毕业活动、毕业消费,从场面到精细度都丝毫不亚于大学生。(6月27日《北京晚报》)
盛大的毕业聚会,比想象中来得更早了一些。谁能想到,如今幼儿园毕业,竟也能搞得这般煞有介事呢。各种仪式、各种排场,然后当然就是各种花费、各种开支了。之于此,一部分家长乐此不疲,另一部分家长则是苦不堪言。长久以来,在国人普遍存在“子女教育焦虑”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教育阶段、任何一个学校活动,似乎都会被赋予无与伦比的“重大意义”。于是乎,所有人都不敢掉以轻心,所有人都被卷进了一场“烧钱”不止的所谓教育竞争之中。
穿博士服拍毕业照,包餐厅办告别party,租礼堂开毕业典礼……幼儿园毕业搞得这样郑重其事、花样百出,当真是不想“破费”都不行。而现实之吊诡之处在于,明显繁复过头、奢侈过度的幼儿园毕业式,却让很多家长们颇为受用。在他们看来,此类活动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从小积攒人脉圈子大有裨益,并且也能帮助孩子意识到“成长”和“责任”云云。诸如此类成人视角的、一厢情愿的思维,已然越来越深入人心。
事实上,将家长们的教育焦虑转化为“掏钱冲动”,从来都是我们的市场所擅长的。各路商业机构,会把自己的产品或服务与一套似是而非、玄乎不已的“成长学”“教育学”“心理学”扯上关系。于是它们让家长们相信,其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每一个都是意义重大、每一个都是不可或缺——除了这种“自我神化”的伎俩,类似生意中另一个惯用的套路就是诅咒恫吓:“不让孩子读幼小衔接班,他成绩肯定会跟不上”;“不给孩子办幼儿园毕业聚会,他肯定会自卑并落下心理阴影”。凡此种种,每每屡试不爽。
以孩子的名义,各式市场化机构,有N种办法让你掏钱。在“幼儿园豪奢毕业聚会”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儿童摄影工作室、亲子餐厅、活动策划公司等等对幼儿园的深度渗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与校方已经构成了牢固的利益共同体。于是乎,那些穿凿附会的“营销措辞”,便很可能会以教师或学校的名义说出,这势必会让家长们深信不疑。可以想见的是,家长们花钱给孩子办幼儿园聚会,内心肯定不认为这只是吃吃喝喝、玩玩乐乐而已,而是会觉得这是“全方位培养孩子”的伟大事情。
关于子女教育,总有那么多意义寥寥的事情,被想象出太多的意义。在家长群体的“教育焦虑”已变异为“不花钱则焦虑”的当下,无比隆重的幼儿园毕业仪式,丝毫不让人意外。(作者:然玉)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