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水平,全省确定了175个镇(乡)、271个村庄为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我市10个乡镇18个村庄入选”。这是记者昨日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得的消息。
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2013年的中央1号文件,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的奋斗目标。按照建设目标,到2016年,全省各县(市)区都将启动一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并建成1个以上省级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10个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县(市)区、100个省级美丽宜居小镇示范、1000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示范,争取有条件的县(市)区建成2~3条美丽宜居乡村示范带。
美丽宜居小镇试点:中牟县雁鸣湖镇、中牟县姚家镇、荥阳市崔庙镇、荥阳市高山镇、新密市苟堂镇、新郑市龙湖镇、登封市告成镇、登封市颍阳镇、登封市宣化镇、登封市卢店镇。
美丽宜居村庄试点:中牟县雁鸣湖镇朱固村、中牟县姚家镇姚家村、荥阳市高山镇高山村、荥阳市高村乡刘沟村、新密市大隗镇河屯村、新密市平陌镇白龙庙村、新密市白寨镇翟沟村、新密市米村镇朱家庵、新密市米村镇白槐村、新郑市龙湖镇泰山村、新郑市辛店镇北靳楼村、登封市颍阳镇宋爻村、登封市大冶镇周山村、登封市宣化镇王村村、登封市宣化镇钟楼村、登封市白坪乡寨西村、登封市石道乡李窑村、登封市送表矿区马窑村。
(郑州晚报见习记者 宋文雅)
2014年2月,洛阳市委书记陈雪枫在市委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平安建设,切实发挥好总指挥、总舵手作用”。
12月19日,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我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1000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突出产业支撑,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纯收入。
到2020年,河南省将建成1000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示范。
12月19日,记者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了解到,我省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实施意见正式发布,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1000个省级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突出产业支撑,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纯收入。
83平老屋改造 舒适宜居退休生活
对于每个购房自住的人来说,房子是关系到日后几十年生活的大事,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都想择优买房,左挑选、右对比,以期购买到一处最宜居的楼盘。
7月14日,记者从省委办公厅了解到,省委省政府联合下发的《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指导意见》,为我省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设定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省将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全省行政村80%以上达到省级农村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40%以上达到省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标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9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城市的宜居程度排名中,珠海成为中国最宜居城市,而首都北京位列第41位。报告课题组根据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指数,宜居城市、宜商城市竞争力指数以及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分析了包括港澳台在内中国294个城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的现状与格局,以及港澳和内地289个城市宜居、宜商竞争力以及可持续竞争力。
近年来,我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工作,污染物排放总量逐年降低,为市民打造了生态宜居的家园。图为蓝天下正在快速建设的新乡城区。本报记者 王艺元 摄
阅读提示 | 近年来,滑县按照“东拓西进、南延北扩”的城市发展战略,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启动滑东新区建设,强力实施老城改造,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阅读提示 | 近年来,滑县按照“东拓西进、南延北扩”的城市发展战略,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启动滑东新区建设,强力实施老城改造,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日益改善,城市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LOFT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纽约SOHO区,并在同世纪90年代成为席卷全球的艺术时尚!LOFT的内涵是高大而敞开的空间,具有流动性、开发性、透明性、艺术性等特征。面对现在日益严峻的房地场市场,LOFT小户型已成为广大年轻人的首选户型。而金岛金桥壹号针对当下单身女贵族,倾其所需,给女贵族一个完美归宿。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为我市‘三城联创’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市委、市政府立足我市实际,推动城市快速、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我市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竞争力、改善市民群众生活环境、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开封具有重要意义”。昨日,市创园办主任,市城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国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11月4日,我市召开城市管理工作阶段讲评部署会。市委常委贾全明就迎接省住建厅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检查考核和农村环境卫生专项检查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和要求。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号召下,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广泛参与造林绿化,每年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6%以上。弘扬生态文明,大兴爱绿、植绿、护绿的新风尚,提高全社会参与绿色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全民参与义务植树尽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