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倾力打造村长论坛的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会长,同时也是天下第一村“华西村”的党委书记,吴协恩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人物。本期环球网高人访,走进吴协恩和正在大转型中的华西村。
环球网:就像很多媒体在讲,华西村其实可以说是一个象征,一个标杆,但也有人说华西村现在的发展甚至有些远离了中国新农村发展的一些方向,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吴协恩:老书记过去就讲过一句话,不要一辈子做农民,要做新农民,什么是新农民呢?实际上就是要不断的创新、改变,因为像我们特别是江苏来说,像我们苏南地区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地方,如果说光靠几分第一个人,他真正解决不了你的富裕,那你怎么办,就要找出路,怎么找,那就是要办工业,抓经济,当然了你像我们现在旅游业也是经济了。像种农的,照样可以做农,而且可以做高科技的农业,它也是一个发展的方向,说来说去一句话,就是结合你当地的实际,走自己的路,不要去跟。
环球网:不要去复制别人的一些成功经验。
吴协恩:全国各地到华西来培训的基层干部很多,我最后就跟他们说的,把华西的经验介绍给他们,但是最后我最强调的一条就是说学华西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学华西一定要去走华西的路才叫华西,学它什么?学它的做经济,学它的那种理念,你每个地区的情况都不一样的,而且我个人认为,就是说一定要百花齐放才好,不要一个模式,一个模式肯定是不成功的。
环球网:您今年在华西做书记已经是整整九个年头了,能不能给我讲一讲你心里最大的一个体会和感受是什么?
吴协恩:因为我过去是搞经济的,现在又搞行政工作了,搞经济它比较单一,虽然也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但是你只要想经济,行政工作主要是人与人直接的打交道。比如说跟老百姓,跟上级领导,它都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么这个又截然不同了。
我讲个笑话给你们听,我的文化水平有限,但是对郑板桥的那个很不理解,因为我搞经济的,这个郑板桥的那个用到经济上去那不就是收入吗,就是钱吗,所以不能糊涂,该怎么算,该怎么做怎么做,清清楚楚,而我搞了行政工作以后,我才理解,它讲的太好了,就是你作为基层干部,像我的位置来说,你要容的进沙子,你要容的住包容性,不能说像搞经济一样来管理,那这样就管不好了,老百姓嘛他的表达能力、方式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说老百姓有想不明白,你听不进去,或者是明明他是错的,你要对他怎么样,怎么样,那你这不也要求的太高了,应该是包容,等他心平气和以后再去跟他交流,这样的话就是要容的进沙子,所以这个经济跟行政工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个九年多来,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这一点。
环球网:其实跟人相处做交流,其实是更困难的一件事情。
吴协恩:对,比较困难的。
环球网:能不能给我们描述一下未来华西村的发展是一幅怎么样的蓝图?
吴协恩:我的想法不是说经济要做到多少、多少,我对这个销售业看的很淡,为什么这样说呢?销售数字他总归是一个数字,而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你不是可以用数字来衡量的。比如说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在环境上你不是数据可以说的,对不对?你在人的综合素质上,它也不是可以用数字来衡量的,那我想华西的今后,我最大的一个心愿能不能做成一个像香格里拉这样的村庄,那我的使命就算完成了。
环球网:好的,再次谢谢吴书记,谢谢。
相关新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