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

西辛庄简介

    西辛庄村位于濮阳县城南45里处,西辛庄已形成一个拥有近30家企业,吸纳周边9000余个劳动力、位列濮阳市八大村级工业园区之首的著名工业园.
    2011年全村年产值十几亿、人均收入2.6万,解决就业人口九千多人。2012年两会上,李连成提出:要建中国第一个村级市,让村里人和城里人一样,有良好的教育、医疗资源、便利的交通。
    2012年5月8日,中原大地诞生中国首个村级市。
    河南濮阳庆祖镇西辛庄村,正式挂牌更名为西辛庄市。当然,西辛庄市只是名称上的改变,没有行政区划之分。

整体规划

  让西辛庄附近几十万人生活在社区里
  
  李连成向记者描绘了“西辛庄市”的整体规划:“市”中心是一个大型广场,“市”四周设4个仿古大门,周边全都是两层楼。
    4个角是12层小高层,已经设计并动工了。
  一村一区,以村的名字命名,很多村的村民已经开始交钱买房了。
  “市”里还要建一个能容纳2000名孩子的幼儿园、一所2000名学生的小学、一个2000人规模的疗养院……
  未来“西辛庄市”的规模将达到6万至10万人,让西辛庄村附近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住在社区里。
  工作就在社区附近的工厂或者农业企业里,真正享受着城市的生活。

视频报道

现实基础

1、西辛庄企业产值有十几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6万元

  2011年,西辛庄20多家企业产值有十几亿元,村民人均收入2.6万元,全村有8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周边村庄就业人口1万多人,并建设成了位列濮阳市八大村级工业园区之首的著名电光源产业工业园。

2、周围15个村联名自愿加入西辛庄村,人口膨胀,村民有诉求

  看到西辛庄村条件越来越好,周围15个村的群众纷纷表示自愿并入西辛庄,有一个村全部村民都摁了手印。在西辛庄村所属的庆祖镇政府,记者看到了这个联名书,上面是密密麻麻的亲笔签名和按下的鲜红手印,据说当地几个村庄90%以上的村民同意。 

3、西辛庄村和建业集团合作,共同勾画新型农业社区

  李连成透露,西辛庄村13层高的居民住宅楼规划,已经在和河南建业集团一起进行勾画,未来住在楼内的村民,享受的是城市的生活,工作就在社区附近的工厂或者农业企业里。 

4、21年的积累,西辛庄实现了“家家有工人,户户有股份”

  事实上,从一个穷乡僻壤到全国文明村,再到提出成立全国首个村级市,西辛庄村用了整整21年时间,实现了“家家有工人,户户有股份”,传统纯农业向新型工业村的转变。

建市历程

3月2日,李连成在大河网北京“两会”会客厅受访时透露,中国第一个村级市要在西辛庄村挂牌。
3月19日,李连成:“今年5月8日我们的城市就要挂牌儿了,名字就叫——河南濮阳西辛庄市(村级)。 
4月1日,河南省社科院召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报告会,李连成透露,西辛庄建市进入筹备阶段。  
4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于建嵘微博说“又一个扯蛋的改革“,引爆西辛庄建市讨论热潮,各方网上论战持续半个月。 
4月18日,河南社科院在西辛庄召开村级市理论研讨会。
4月20日,人民日报:西辛庄建村级市,是创新还是折腾?
5月4日,李连成对记者说,西辛庄市将如期持牌。 
5月8日,西辛庄在争议声中挂牌“村级市”。

承载梦想

 生活在农村,享受城市生活
 
1、管外界争议不断,但西辛庄村的村民们热情未减。
  今年87岁的李志勤告诉记者,“现在村里吃水不要钱,有线电视不要钱。天然气每月每人免费使用6立方米,超额每立方米只收两块钱。用电每人每月能免费用7度,超额每度也就5毛多钱,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记者了解到,村里有自己的幼儿园和全市一流的标准化小学,全部免收学杂费。村里有高规格敬老院,孤寡老人供养一律免费。2009年村里投资8000万元建起了一家县级非营利性医院,由村民控股,所有居民都是股东,看病也基本上全免。
2、西辛庄:寻梦村级市,找到城里人的生活,享受城市生活。
  “我所说的建西辛庄‘市’,是指要像城市人一样生活的‘市’。现在农村的80后,他高中毕业也好,大学毕业也好,第一想法就是打工挣钱。他挣了钱要干什么?第一买手机,第二想买电脑,第三想买汽车,第四想买高楼大厦,这就是80后的四大件。他想有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我们要建‘市’,就是想叫农民享受市里的生活水平,不能再是农村了。”按照李连成的设想,不只是80后要在村里找到城里人的感觉,80后的父母也渴望享受城市生活。
  对于这个怀抱城市梦想的村子而言,真正的机遇在2012年年初。当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河南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基点,正逐步进行河南全省推广。
3、西辛庄“村级市”是对城乡二元结构的反讽。
  当许多人将西辛庄“村改市”视为一场闹剧一笑置之,并试图用舆论力量将其扼杀于“襁褓”中的时候,长长的城乡鸿沟被遗忘于不屑与嘲讽背后——正是坚冰难融的二元结构所导致的城乡社会在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巨大差距,让农村、农民被严重标签化——这种阶层歧视的后果之一便是,即使少数村庄可以站在财富高地上“一览众山晓”,但被深深烙在心底的自卑心理却并不能随之消释,经济上的“翻身”反而更激起了他们的“去农化”欲望,他们需要努力摆脱被标签化甚至污名化的身份所带来的伤痛。
  我们可以将“村级市”视为一个“可爱”的怪胎,是农民的身份认知被长期压抑后的一次“冲动式”发泄。而这种“冲动”,则是对城乡二元结构的一种变相抗争和反讽。 

深度观点

  尽管我们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但毕竟是刚刚跨入城市化的门槛,城市真正吸纳农民工永久居住就业的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完善各种保障制度的道路仍然漫长。而对于广大农民工来讲,并不是所有人都向往城市生活,假如在家乡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一样能够过上好日子,很多人依然会选择重返乡村。
  鼓励和引导农民工回归农村返乡创业,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在这方面,西辛庄建市的想法和做法,恰恰是为我们作出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