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中国成立70年来,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2.59亿元增长到3567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从不足1亿元增长到307亿元,古老的南阳大地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筑牢高质量建设大城市的坚实支撑
产业转型升级迈出坚实步伐,南阳以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正在向千亿级迈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一批百亿级园区和百亿级龙头企业正在形成。2018年底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4.7∶41.4∶43.9。
成功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近两年增加79家、达138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40.9%。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6.2%。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稳住“三农”基本盘
南阳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迸发。目前,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认证产品数量居全国地级市之首,农产品出口额占全省的一半左右,成功创建全国首个国家级食品农产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市。
擦亮高质量建设大城市的鲜明底色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南阳坚持“建、管、治、护”多措并举,建立健全水质保护长效机制,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持续开展大造林大绿化,2018年,全市森林面积增加到1822万亩,造林总量位居全省首位,森林覆盖率达40.5%,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以人民为中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南阳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超过80%,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脱贫攻坚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先进行列。2014年以来累计脱贫61.8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5.52%下降到1.88%。(记者田明曹国宏)
方城县注重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与山水景区相得益彰,为人文方城、山水方城、全域方城的全力构建增光添彩。
2019年12月1日,郑渝高铁河南段正式通车,南阳市迈进了高铁发展新时代。
终结平顶山、南阳两座城市不通达高速铁路的历史,又将豫西南重镇南阳与省会郑州的距离从“5个多小时”压缩至“1个多小时”,构成“米”字形高铁那一“撇”的郑万高铁(郑州至襄阳段)即将绘就——来自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及郑万高铁沿线各地官方消息,郑万高铁(郑州至襄阳段)预计将于今年12月1日正式通车。
构成中原大地“米”字形高铁的那一“捺”即将绘就,豫东劳务输出大市周口,也将就此终结不通高速铁路的历史——郑阜高铁预计将于12月1日正式开通。
昨天(11月12日),记者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本市地方标准《历史文化街区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DB11/T 692-2019)已完成修编并正式发布,将为本市历史文化街区及老城其他地区保护和工程管线综合规划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实际上,当你走进方城,走进方城的历史,你也会不自觉地被它史诗般的自然人文景观所吸引而流连忘返。在方城的土地上,你的每一步每一停留,都有可能踩的是诗的节点。
“西峡县不但生态山水风光绮丽多姿,而且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里旅游度假,不但可以观赏到风景优美的伏牛山风光,也可以学到不少历史文化知识,获益匪浅。”10月21日,来自武汉的刘伟一家人和记者说起西峡文化旅游,滔滔不绝,颇有感受。
记者16日从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获悉,今年中秋小长假,颐和园、北海公园、天坛公园等北京市属公园及中国园林博物馆共接待中外游客112.7万人次,到公园观月赏景、参观香山革命旧址缅怀历史等,成为不少游客的假日选择。
埃及文物部8日在埃及南部旅游城市卢克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两座拥有3300年历史的古墓完成修复后正式向游客开放。
近日,福建省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其中历史文化名镇9个、历史文化名村2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