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义市紧邻河南省会郑州,交通便利,山水秀美,是河洛文化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过去,巩义依靠矿山,大力发展铝加工、耐火材料、装备制造等行业,工业基础雄厚,是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如今,巩义市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引领,趟出了一条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新路径,做出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把矿山变成绿水青山,为子孙后代打造永不枯竭的“金山银山”。
全域旅游引领工业城市美丽蝶变
巩义市旅游资源丰富,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天然优势。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裴李岗、仰韶和龙山文化遗址多处,已建成康百万庄园、竹林长寿山、杜甫故里、青龙山慈云寺、浮戏山雪花洞等国家AAA级以上景区8个。
巩义浮戏山美景
2016年,成功入选国家旅游局“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后,巩义市装上了打造全域旅游目的地的“加速器”。当年就出台了《巩义市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2017年又出台了《巩义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系列文件明确了巩义旅游“一心两翼”(城市休闲服务中心、北部河洛文化发展翼和南部山区生态休闲发展翼)的产业布局,树立了打造“中原地区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和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
朝着目标,巩义市跑出了河南旅游的“巩义速度”:2017年,全市共接待游客1136.1万人次,同比增长51.48%;旅游综合收入30.63亿元,同比增长155.25%。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1521万人次,同比增长33.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96亿元,同比增长76.2%。
旅游业的带动作用,给巩义带来了“矿山变青山”的彻底转型,竹林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竹林镇拥有上市公司4家、规模以上企业14家、工商企业上百家,是全国闻名的工业强镇。过去,粗放的工业发展带来了生态欠账,采矿、伐木给竹林镇长寿山留下了“伤疤”。竹林镇转变思路,经过十几年的封山育林,将长寿山森林覆盖率提升至超过90%,废弃矿山彻底变成了葱郁青山。
秋染长寿山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7年5月,在长寿山脚下,一座风情古镇拔地而起,与秀丽山景相映成辉。古镇迅速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不到一年就接待游客400余万人次,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当地老百姓获得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风情古镇的400余户商铺,60%以上都是本地居民在经营,2018年春节期间,每户商铺的日均纯利润高达3000元左右。
旅游业带动一大批文旅相关产业和大健康产业落户竹林。至2018年底,二产、三产在竹林全镇经济中所占比例分别为60%和37%,竹林镇彻底摆脱二产长期占全镇经济90%以上的尴尬局面,走上了二三产业均衡的发展道路。如今的竹林镇树立起打造国家级文旅康养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目标,围绕“旅游+”大做文章,立志在2020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60%,成为竹林的主导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杜甫故里
观滴水可知沧海。如今,像竹林镇这样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的例子在巩义遍地开花。在全域旅游的引领下,巩义市的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提升,共建共享已在巩义成为现实:
水更绿了。巩义投资53.9亿元实施“绿水工程”,通过对巩义境内52.8公里河道和11平方公里水域面积进行综合打造,建设沿河文化旅游景观带,打造水域靓城。
山变青了。投资34.9亿元实施“青山工程”,通过城市廊道、南部山区、北部邙岭等区域森林生态体系建设,打造国家森林城市。
乡村美了。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市形成乡村旅游点共15处,涉村镇北庄村、竹林镇石鼓街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市财政还拨付1000万元奖补资金对全市70家农家乐实施改厨、改厕、改房、整理院落“三改一整”专项工作,有效提高了乡村旅游接待水平。
城市靓了。巩义立足地域文化特色,打造独特的城市人文风景。组织开展节庆、广场、民俗文化活动1700余场次,参与群众达60余万人次,特别是市民文化广场的诗乡月明、河洛书场、梨园香韵等六个特色文化角日日有演出,周周有活动,实现了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品牌化。
曾经,巩义市是工业的“标兵”,如今,巩义成为发展旅游带动产业升级的“样版”。通过全域旅游,巩义市为资源消耗型工业城市探出了一条摆脱资源制约、生态欠账,实现良性发展的宝贵路径:停止挖山吃山,恢复绿水青山,打造永不枯竭的“金山银山”。
引入“活泉”激发旅游产业发展活力
发展全域旅游,把城市打造成一个大景区、大花园,必然要投入巨额资金。钱从哪来?“政府勒紧裤腰带,市民过上紧日子”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巩义市的领导清醒地认识到,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做,政府的任务是做好谋篇布局,做好服务管理,把具体产业交由专业公司,旅游业才能长久发展。于是,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被列为巩义旅游工作的重中之重。
巩义慈云寺
巩义市委书记袁三军说:“我们旨在强化市场运作,进一步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放手把景区的开发运营交给市场和企业,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支持民间资本依法采取多种形式,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旅游资源。”
为了招到商、招好商,巩义市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办法:
第一,整合全市文旅资源,细化产业规划,严格审批把关。巩义围绕“一心两翼”的旅游产业布局,精心谋划了“城市休闲服务中心区”“伊洛河休闲观光产业带”“嵩顶综合旅游度假区”“南部山区健康养生度假区”“黄河湿地生态休闲公园”“邙岭农业综合体验区”“宋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7大招商项目群。针对7大项目群,瞄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先进发达地区,强力推进精准招商,严控招商落地流程,从谋划阶段就要求突出产业打造,所有招商项目签约前必须先审定概念性规划,落地前必须先审定产业发展规划,只有各项规划通过市级评审把关后,方可继续实施,避免无序开发和重复建设。
第二,简政放权,优化投资环境,做好政府服务。巩义市建立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绿色通道,最大程度减少项目审批环节,加快项目各项程序办理,对重点项目、重大问题实行一事一议。建立“旅游突破”联席会议制度,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研究旅游产业发展重大事项,安排部署工作任务和推进措施,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建立旅游突破发展评优评差机制,对工作进度、工作标准、工作效果进行评优评差,树立工作导向和标杆。巩义市的各类项目迅速推进:融创慈云小镇、云智小镇项目在短短90天时间里落地签约;占地面积82亩、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的竹林风情古镇,从动工到营业仅用了133天。偃月古城这个占地5万平方米、拥有500多间商铺的古城,项目建设期仅为一年半。
第三,改善交通条件,完善基础设施,让企业进得来、留得住。为了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让企业看到未来客流前景,巩义市大力改善交通设施:强化与郑州互联互通,S312沿黄快速通道、中原西路西延巩义等工程相继完工通车,投资180亿元的巩义轨道交通项目正式签约。完善全域旅游交通换乘服务体系,新建东区汽车客运总站,全市共设置旅游公交专线3条,班车线路28条,行政村通班车率达99.6%。另外,巩义市还将厕所革命从景区拓展到全域,两年来投资2000余万元,累计新建、改建旅游厕所70座;在主要涉旅场所配套全域旅游咨询点和便民志愿服务区;在南山旅游通道、伊洛河景观带等旅游通道沿线增设休憩服务设施。
位于巩义的北宋永昭陵
巩义市的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融创集团、正商集团、大唐西市集团、雅居乐等知名企业纷纷抢滩入驻。截至2019年9月,全市在建及签约落地文化旅游项目19个,总投资达1632亿元,嘉和观澜小镇、融创慈云小镇、雅居乐罗曼小镇、康百万河洛文化城等超百亿文旅项目达7个,为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偃月古城、竹林风情古镇、石居部落窑洞民宿、嵩顶滑雪场等项目运营风生水起。
创新机制打出行政管理改革的先手棋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发展全域旅游给巩义市带来了试水县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机会。
巩义市把发展旅游产业、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创建了“党委统揽、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发展机制,成立高规格的旅游突破领导小组,从工作思路到目标定位,从项目规划到资金投入,从综合协调到政策实施等方面进行顶层谋划、科学决策、统一指挥。市委、市政府如同“大脑”,将任务分解给各个职能部门,灵活调度。巩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作为“神经中枢”,承担编撰规划、打造产品、提升服务、牵头协调的重要工作。市编办、发改委、人社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水利局、住建局、教体局、交通运输局、统计局、林业局、农委等部门的主要领导作为责任人,确保按时完成分解包干的任务。市公安局、法院、市场监管局等对涉旅单位开展联合监管执法,专门成立了旅游警察大队和旅游法庭。
在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旗帜下,巩义市各部门迅速联动起来,加强了统筹协调,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管职责。在此基础上,巩义市更进一步将职能相近、相似的部门集中在一起,在乡镇(街道)一级开展了联署办公的有益探索:全市各镇(街道)成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承担与旅游综合产业相适应的产业规划、综合监管、政策协调、旅游经济运行监测等相应职能。
为了确保工作按照规划推进,巩义市建立完善了督查考核机制,将旅游业发展纳入最严格的目标考核范围,实施“月点评、季观摩”制度,坚持每月对各镇(街道)旅游业发展工作进行考核排名,当月综合排名位列最后两名的党工委书记要在月点评会议上作现场整改报告,连续3次位列最后两名的单位由市纪委、组织部介入进行专项督查整改。
在体制机制的保障和激励下,巩义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高涨,涌现出一大批勇于担当、锐意进取的优秀干部,“巩义老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老秦全名秦文坦,是巩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他扎在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第一线,把巩义的旅游资源当成自己家的宝贝,把巩义旅游发展蓝图当作自己的责任田,走到哪推介到哪。为了吸引客源,老秦多次到郑州、开封、洛阳、山西长治等地积极走访,先后促成周边11个地市至巩义旅游直通车的开通;他提出了巩义旅游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一家家走访,想方设法推介巩义旅游,扩大知名度;他开通了“灵秀巩义”和“厚重巩义”两个公众号,单期最高阅读量突破3万人次,通过新媒体宣传巩义文化旅游;他踏遍巩义山水,收集分析了大量资料,为《巩义市加快旅游产业突破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提供了详实的参考依据;他带领全局党员干部发扬“5+2”“白加黑”的精神,短时间内创造出“巩义现象”“巩义速度”,使巩义旅游迅速成为河南旅游界的黑马。
2018年,河南省旅游局发文,号召全省旅游行业学习秦文坦甘于吃苦、兢兢业业的无私奉献精神,脚踏实地、务实重干的狠抓落实精神,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修身律己精神。以秦文坦的事迹激励全省旅游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创先争优,立足本职、奋发有为。
巩义市开展“远学江浙、近学竹林、身边学老秦”活动,全体党员干部深入践行“担当显品质、落实是能力”的理念,“巩义老秦”式的干部不断涌现:指导建设长寿山风情古镇的竹林镇党委常务副书记闫龙涛、涉村镇北庄村支部书记杨小周、描绘慈云小镇美好蓝图的大峪沟镇党委书记刘亚涛……“巩义老秦”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群体、一种精神。
2020年4月19日,河南省汝阳县西泰山景区,几名游客在兴致勃勃地赏花观光。
今年的“五一”假期,是我国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首个旅游小长假。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发现,近期,河南省不少地市文旅局、景区纷纷通过官方渠道发布五一假期出游提醒,针对景区门票预约、景区安全有序开放以及景区限流工作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五一出游需谨记:“无预约,不出游!”
4月27日,由省文化和旅游厅、中青旅资源投资有限公司组成的“郑汴洛”黄河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调研组一行十余人莅巩调研,考察黄河文化旅游资源。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李芳,
为贯彻落实2020年劳动节假期旅游景区开放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旅游景区有序开放,确保劳动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文明、安全、有序,4月28日,河南召开“五一”假期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和开放管理工作联动协调会,统筹“五一”假期旅游指挥调度、应急处置、情况上报等工作。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努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稳投资、促发展的“压舱石”作用,加快推进2020年全省文化旅游项目开工建设,省委、省政府定于4月26日上午举行全省文化旅游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4月26日,2020年河南省文化旅游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活动采取“1+5”主分会场形式,主会场设在洛阳市。
根据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河南省文化旅游先进企业评选表彰的通知》(豫文旅产业〔2020〕4 号)、《关于开展2020年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区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豫文旅产业〔2020〕5号)要求。
星级酒店开始外卖订餐、动辄几百元的海鲜大餐降到了一百多元、饭店消毒情况在直播上看个明白。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们,也推动着受到强烈冲击的旅游饭店业换了玩法儿,飞入寻常百姓家。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了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工作,经市县区自愿申报、市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初审推荐、专家组材料审核、现场检查和厅党组研究等程序,确定了我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名单附后),现予公示。
4月20日,记者从黄河水利委员会获悉,为提前谋划好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近日,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河设计院”)与河南省文旅厅共同组成3个调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