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冬至前后,颐和园十七孔桥都会出现“金光穿洞”奇观。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下,十七孔桥的每一个孔洞都出现金光,拍摄这一景观自然也成为摄影爱好者的一大乐趣。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连日来十七孔桥区域的游客量呈持续上升趋势,落日前的高峰时段接近700人。下一步,十七孔桥及南湖岛将采用临时单行线与局部限流措施。
本周日即将迎来冬至节气,连日来,不少摄影爱好者、游客来到颐和园,把镜头对准颐和园十七孔桥,为的就是拍摄“金光穿洞”的美景。为何会出现这一奇观?颐和园研究室工作人员介绍,“这是一个美丽的巧合”。
据了解,十七孔桥始建于清漪园时期,横跨于廓如亭和南湖岛之间,是通往南湖岛的唯一陆路桥梁。为了解释“金光穿洞”现象,工作人员查阅了很多历史资料,特别是与桥、光线相关的历史资料,但是没有任何历史资料提及过任何有关桥与光线的相关记载。
“这里面并没有天文学的依据,而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景观。因为冬至前后,太阳高度角到了最小的时候,光线呈现出一种斜长的光影,能照到平时照不到的区域。在冬至前后一两个月,都能看到桥洞金光照耀的美丽景色。”上述工作人员说。
连日来,颐和园十七孔桥与南湖岛的游客量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尤其是落日前的高峰时段,该区域游客近700人。为了保障古建筑与游客的安全,颐和园从加强服务、疏导管控与应急救援等三个方面,加强该区域的安全防范工作。
颐和园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在十七孔桥景区营造有序的游览环境,自12月14日起,颐和园已启动安全应急预案,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在南湖岛至八方亭景区陡坡处设置安全警戒线200米,6处重点部位和4处码头定岗定人做好游客安全提示及秩序维护工作;加大东堤沿线安全巡查力度和密度,确保良好秩序和游客安全。
同时,在南湖岛重点区域设置80延米硬质隔离带,以保护石质护岸护栏与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下一步,颐和园将视游客量等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游客高峰时段,十七孔桥及南湖岛将采用临时单行线与局部限流措施。
颐和园提示,十七孔桥落日美景将持续到月底,建议市民游客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尽量避免双休日等游客高峰期。由于最佳拍摄地点过于集中,希望市民游客在十七孔桥与南湖岛拍摄过程中配合园方现场管理,以保障舒适游览与景区安全。
此外,在晚霞照耀下,长廊、石舫、西堤六桥等颐和园标志性古建筑,同样会呈现金光灿烂的别样美景,游客也可以前往观赏留影。(记者 王斌)
北京环球度假区已全面复工复产,现场施工人员总数已超过1.4万人,基本实现了高峰建设期的满负荷状态。目前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经过两年多的筹备,通州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以下简称“创森”)已进入冲刺阶段。今年下半年,通州区将迎来国家林草局等相关部门的验收。
春光虽好,防疫优先。随着春季气温逐渐走高,公园景区将成为市民踏青出游赏花热点区域,易形成人多聚集,增加疫情防控风险。为此,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近期对全市公园景区升级防控措施,严防全市公园景区踏青赏花游客扎堆聚集。
随着天气转暖,市民游园赏景意愿增强。为应对春季客流量上升趋势,北京市公园风景区升级各项防控措施,通过远端疏导、无接触购票、门区管控和游园安全提示等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和春季游园平稳有序。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为应对春季客流量上升趋势,北京市公园风景区升级各项防控措施,通过远端疏导、无接触购票、门区管控和游园安全提示等措施,确保疫情防控和春季游园平稳有序。据悉,全市公园景区将按照市园林绿化局的统一部署,落实游客量达到往年同期40%即限流的措施(部分重点公园已提升至30%即限流)。
昨天,北京文旅工作会召开。机构改革后北京文旅融合第一年的成绩单跃然纸上:据初步统计,2019年北京演出市场共演出22823场,观众人数达1040万人次,票房收入为17.44亿元。
自2020年1月1日起,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将调整开放时间并实行全网售票。
今天下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相关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京郊精品酒店建设试点工作推进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
在北京第一高峰东灵山脚下的门头沟区清水镇洪水口村,村支部书记于广云正在筹备新春民俗活动,为村民开的“农家乐”想点子。
近几天,市民走在玉渊潭公园、陶然亭公园和紫竹院公园会发现,公园里在“下雪”。这些市属公园雪场正在紧张筹备,预计本周末前,三家公园雪场将向市民开放。